肝脏包虫病的诊治。
发布时间:2006-11-12 15:42:50
分享【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37岁,维吾尔族,农民 【病史】 1996年曾经患过右肝包虫病,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胆囊切除术。近1年开始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呕血和黑便,无皮肤及巩膜黄染,无其他症状。 【查体】 肝脏增大,无其他体征。 【辅助检查】 1.血常规:WBC5.26X10*9/L,RBC3.87X10*12/L,HGB134g/L,HCT35.4%,PLT121X10*9/LNEUT49.5%2.粪常规:正常3.尿常规:胆红素(++),BLO(+++)4.免疫:HBsAg(-),HBcAb(-),HBsAb(-),HBeAg(-),HBeAb(-),甲肝IgM抗体(-),抗-HBC-IgM(-),丙肝抗体(+),戊肝IgM抗体(-),艾滋病毒抗体(-)。5.生化检查: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总胆红素27.4umol/L5.0~21.0直接胆红素8.8umol/L0~5.6间接胆红素18.6umol/L0~22.0谷草转氨酶57.00IU/L8.0~40.0谷丙转氨酶95.00IU/L5.0~40.0谷氨酰转肽酶19.00IU/L8.0~55.0碱性磷酸酶75.00IU/L34.0~104.0总蛋白66g/L60.0~84.0白蛋白34.2g/L35.0~54.0球蛋白31.8g/L20.0~35.0尿素氮3.1mmol/L3.1~7.4肌酐67.0umol/L40.0~135.0二氧化碳21.5mmol/L20.1~29.0葡萄糖4.27mmol/L3.7~6.16.B超:肝内混合性占位7.CT检查见下图。 【讨论】 1、肝包虫诊断的依据?2、鉴别诊断。3、如何选择手术方式,对手术方式有没有新的见解?

肝包虫诊断的依据:1维族,农民;2曾经患过右肝包虫病;3查体:肝脏增大;4CT见肝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有完整的较厚的包膜,可见小的囊内囊。病变穿破肝内胆管?5病理:外囊壁为纤维组织,内囊是半透明的角质层,符合肝包虫病的病理 尿常规:胆红素(++),BLO(+++);肝功异常;可能是穿破胆管和压迫胆管造成梗阻所致 鉴别诊断: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 治疗: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 次病例我想可以考虑用大网膜填涉或囊肿空肠R——Y吻合

免疫检查里丙肝抗体呈阳性代表了什么呢?

这个患者为肝包虫复发病例,肝右叶叫小的那个是1996年手术后的残腔,并出现复发,手术中证实有许多子囊、孙囊。大的那个为一个大的包虫内囊。 手术方式: 1、大的那个作了包虫外囊大部部剥除术+内囊摘除术。因为包虫外囊侵犯了门静脉,不能完全剥除外囊,将内囊摘除了。 2、肝右叶叫小的那个作了内囊摘除术。 3、手术中用了20%氯化钠进行杀虫治疗。 ]

呵呵,做的不错。 此患者从CT上看位于肝脏第Ⅳ段,内有子囊。包虫内侧可见一钙化的包虫残腔。手术标本看,切除完整。 肝包虫的诊断: 首先重要的是有无牧区生活史及犬接触史。 其次是行肝脏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一般包虫内有子囊。如内囊破裂可以有典型的水上浮莲征。但有时单囊包虫和肝囊肿也不易鉴别。 第3、卡松尼试验及包虫相关免疫学检查。 治疗上有传统的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肝包虫剥除术、肝包虫切除术、腔镜包虫穿刺抽吸术等等。 肝包虫的手术方式较多,可以看出肯定存在有不尽人意之处。主要术后并发症还是在传统的肝包虫是切开外囊,清除包虫内囊后会存在一个较大的残腔及术后胆漏。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正因为存在这两个问题,所以有许多改良术式,这也都根这两个并发症有关。 术后大的残腔无法塌陷闭合,加上术后胆汁漏,术后引流时间延长,极易残腔感染,延长恢复时间。 就这两个问题,先前的处理方法: 1、是袋型缝合外囊,使残腔塌陷。 2、大网膜添塞残腔。 3、后来发展为切除外囊,敞开残腔,但要求无胆漏。 4、目前最新进展是肝包虫外囊剥除术及肝包虫切除术,此两个术式可以解决肝包虫术后的残腔及胆漏,加快患者恢复时间,由于未打开包虫外囊,使复发减少。 但肝包虫外囊剥除术及肝包虫切除术手术要求较高,一般市级以上医院开展较多。对于特别巨大、中肝叶包虫,复发包虫,肝顶包虫与膈肌粘连着一般不适宜此两种术式。目前有改良术式,切开肝包虫外囊,清除内囊后尽量切除包虫外囊后,减小残腔面积,并大网膜添塞覆盖,可以降低手术难度。 我们也做了不少,有精美图片,但图片太大,不会压缩及上船。很是遗憾,有空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