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黏膜鳞状化伴慢性炎症病例一例
发布时间:2005-05-26 10:32:02
分享【主诉】 病人男性25岁?因反复发热、咳嗽、咯脓痰2年余,于1997年12月份来我院就诊。 【现病史】 病人自1998年3月~1999年11月反复发热(体温38.5℃左右)咳嗽、咯脓痰,口服抗生素后效果不佳,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6次,均为气道慢性炎症,曾在外院拟诊为"结核病"、"克勒勃菌肺炎"、"军团菌肺炎"、"真菌性肺炎",一直未能确诊。 【既往史】 有夜盲症病史,慢性腹泻。 【体检】 T:40.3℃,消瘦,皮肤干燥,背部可丘疹,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无杵状指。眼科检查:眼干,夜盲症。 【实验室检查】 IgA、IgG、IgM、C3、C4、抗"O"均正常,类风湿因子、ANA、痰菌、痰抗酸杆菌、真菌检查均为阴性,纤维支气管镜(在我院)可见气道黏膜有弥漫性斑粒状结节,质硬,表面有坏死,黏膜充血,病理呈现慢性炎症,广泛鳞状化及角化,刚果红染色阴性,未见淀粉样变,刷检未查到细菌、抗酸杆菌及癌细胞,OT试验(-)血维生素A30mg/100ml,胸片(6次)均为慢性渗出性病变。 【诊断】 :维生素A缺乏症,气管、支气管黏膜鳞状化伴慢性炎症,夜盲症。 【治疗】 给予维生素AD丸,2丸1日3次,1个月后,呼吸道、皮肤、眼部临床症状均好转。 【讨论与分析】 本例维生素A缺乏症是在纤维支气管镜可见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粗糙呈颗粒状结节,病理呈现:慢性炎症伴过度角化后,追问病人近3-4年有暗适应力降低和夜盲症的病史便测定血维生素A含量诊断的,在确诊前病人间断发热、脓痰、反复发生肺炎20月余,曾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达16次,未明确基本发病原因,虽应用各类抗生素,未能治愈,肺炎迁延,曾被外院拟诊各种细菌或真菌性肺炎。本病例误诊的原因与医生对维生素A对呼吸道上皮的作用了解不多和一味应用抗生素治疗肺炎有关。1.维生素A对人体的作用有哪些?维生素A除与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外,与正常上皮细胞的形成、分化及腺体分泌有关。当病人维生素A长期缺乏时,除有暗适应力下降、夜盲症、干眼病、角膜软化等眼部症状外,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均可以干燥、角化、发育迟缓。本病例除眼部和皮肤异常外,气管与支气管黏膜明显充血、水肿,黏膜有弥漫均匀分布白色颗粒向腔内突出,腔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管腔无阻塞。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由假复层纤气柱状上皮/鳞状上皮构成。由于,纤毛柱状细胞顶端指向管腔的纤气可以摆动,纤气柱状细胞间散在着杯状细胞可以分泌黏液,而且黏膜下层的腺体分泌的黏液除有酸性和中性多糖黏蛋白外,还含有一些特殊的抗体、溶菌酶、抗白细胞蛋白酶、过氧化物酶、乳铁蛋白、分泌素、转移因子和一些富含脯氨酸蛋白质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2.维生素A缺乏对人体有哪些不良影响?在维生素A缺乏症时,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鳞状化、角化,黏液分泌减少,不仅因黏液不足,使吸入微生物或**物与黏膜间的物理屏障粘液毯干枯,纤毛脱落,阻碍纤气攫取颗粒由下向上推送而出呼吸道使各种的微生物能迅速侵袭至呼吸器官的深部。同时,由于气道粘膜上皮的感觉神经末梢暴露,容易被吸入气道的有害物质**,分泌各种神经介质(如P物质、神经激肽A)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微血管渗漏,黏液分泌物增多,因此,气道上皮损伤部位炎症加重和扩散。本病例支气管镜下黏膜充血、水肿,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病人在2年中因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14次,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影响呼吸道防御功能所致。3.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有哪些?如何吸收?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肝、肾、奶和含有胡萝卜素的水果,它属脂溶性维生素,它的吸收与脂质的吸收有密切关系。健康人在摄入足够脂肪(大于10克/天)的情况下,膳食维生素A的吸收率可达80%.本病例引起维生素A缺乏症的原因可能与长期偏食(不食肉)、脂肪摄入不足和不明原因的长期腹泻使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在膳食不足和影响吸收有关,本病例在每日补充维生素A后一个月后,呼吸道、眼部、皮肤的临床症状较前明显好转。用血清维生素A含量评价营养水平并非绝对可靠,因为血清维生素A含量极低时,可以确诊为维生素A营养不良,如果维生素A血清含量正常,则不能肯定维生素A营养不良,因此,应该结合病史、体征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临床上暂时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患者,受教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