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作的骨关节炎
发布时间:2012-05-27 12:08:39
分享【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40岁,理发师, 【主诉】 右踝关节伤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 【现病史】 当时诊断“右踝关节骨折(旋后外旋型4度)”一周后手术治疗,术后2月非负重功能锻炼,后负重一直诉内踝处疼痛,一年后内固定取出,关节功能部分受限,仍诉内踝处疼痛,白天干活后晚上踝部肿胀明显。 【专科检查】 踝关节轻微肿胀,内外后见术后瘢痕,关节活动背伸跖屈15-20度,内踝处压痛明显,下胫腓韧带处无压痛,足底叩击痛不明显 【治疗过程】 术后感觉复位欠佳,尤其是后踝和内踝,叫病人2月非负重早期活动,2月后取出固定下胫腓皮质骨钉,3月下地后感疼痛,给予中药熏洗对症治疗,一年取出内固定后仍诉内踝处疼痛。 【目前治疗】 给予创伤性骨关节炎对症治疗 【讨论】 1:目前诊断2,下一步治疗方案3,是不是残存下胫腓损伤需进一步处理4,是不是2月取出固定下胫腓韧带螺钉出现再移位

对症处理。

第一次手术好像内踝没有内固定吗?

内踝做了固定,复位不好,用的是可吸收螺钉,内踝碎了好几块,有一骨块明显前移。我感觉术后片下胫腓间隙尚好,但是2月取出固定皮质骨钉后,负重后好像下胫腓间隙分离了,是不是下胫腓上面一根螺钉长了一点,正好顶着胫骨外侧皮质也有点影响。 现在需做什么样的检查和处理呢

回复4楼mini98 我感觉手术时的诊断是旋前外旋四度吧, 大家看看呢,我感觉目前内踝处疼痛,可能和当时内踝骨折粉碎,对合不佳引起的骨性关节炎。

不好意思,写错了,旋前外旋型4度,腓骨骨折线位于下胫腓上

磨造适应康复。

患者内踝处疼痛,可能是第一次手术内踝复位欠佳,关节面不平整,导致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就目前的情况,可能只有对症治疗,必要时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从术后侧位片上看,好像后踝复位后关节面也不好。

手术的问题有点多: 1、后踝: 有点复位过度,或者是下胫腓联合那枚钉子顶出去的,但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最好使用拉力钉固定,骨折端有加压作用,利于关节面恢复平整, 2、下胫腓联合螺钉的固定位置应该距关节面2mm, 楼主的位置太低了,而且可能刚好打在后踝的骨折线上,造成后踝移位 3、下胫腓联合螺钉上方的那枚螺钉,太长了,阻挡了下胫腓联合的复位 4、内踝复位欠佳,关节面有台阶 总的感觉是下胫腓联合增宽,距骨整体外移,受力点改变,造成不适, 目前再做手术意义不大,告知损伤严重,今后避免从事体力劳动。

手术的问题有点多: 1手术先后顺序可先行外踝的解剖复位,在下胫腓关节处拧入松质骨拉力螺丝一枚固定下胫腓关节,螺钉距踝关节面至少2mm以上。 2关于内踝骨折切口可选偏内侧切口,避开大隐静脉,这样可以直接暴露骨折端及关节腔,有利于直视下解剖复位。 3后踝骨折块较大,一般骨折块较小的情况下在内外踝复位后透视可见后踝会通过周围软组织牵拉自行复位,这时可经前踝在导引针下拧入空心螺纹钉两枚固定后踝。如果内外踝复位后透视见后踝仍然没有复位,切开复位在所难免。以上代表个人愚见,不足之处,敬请谅解,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