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ES),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

别名:小儿猝发疹,婴儿玫瑰疹,第六病,第四病,第四种病,杜克病,杜克斯病,副猩红热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儿科 小儿皮肤科 传染病科 传染科 

医生指导:幼儿急疹常见问题 >>

介绍

幼儿急疹(ES),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发病多在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潜伏期一般5~15天。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因。临床特征为高热3~5天,然后骤然退热并出现皮疹,即“热退疹出”。本病预后良好,均能自愈。

最新文章

病毒疹和幼儿急疹有什么区别 简...

宝宝为什么出二次急疹

宝宝出急疹吹风会怎样

每个宝宝都会得幼儿急疹吗?

宝宝出急疹要忌口吗 宝宝出急疹咋办

宝宝居然出了两次急诊 幼儿急疹会...

幼儿急疹退烧后多久出疹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会呕吐吗 幼儿急疹的典...

幼儿急疹会拉稀吗 幼儿急疹这些...

为什么会有婴幼儿急疹 婴幼儿急疹...

更多文章>>

症状

1.发热

1~5天。体温可达39℃或更高,常突起高热,病初可伴有惊厥,但临床体征不明显,仅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

热退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分布于面部及躯干,可持续3~4天。部分患儿软腭可出现特征性红斑,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积。

3.其他症状

包括眼睑水肿、前囟隆起、轻咳、流涕、腹泻、食欲减退等。部分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


病因

人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本病病因。


检查

1.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总数减少,伴中性粒细胞减少。也可随后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多。

2.病毒分离病毒分离是HHV-6、7型感染的确诊方法。HHV-6、7型可在新鲜脐血单核细胞或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增殖。但需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IL-2、地塞米松等物质。感染细胞在7天左右出现病变,细胞呈多形性、核固缩、出现多核细胞。感染细胞出现病变后还可继续生存7天,未感染细胞则在培养7天内死亡。由于病毒分离培养费时,不适于早期诊断,一般只用于实验室研究。

3.病毒抗原的检测病毒抗原检测适于早期诊断,但病毒血症维持时间短,很难做到及时采取标本。目前广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和组织内病毒抗原。抗原阳性结果可作为确诊的依据。

4.病毒抗体的测定采用ELISA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HHV-6、7型IgG、IgM抗体,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IgM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增高等均可说明HHV-6、7感染的存在。当从脑脊液内测到IgM抗体或IgG抗体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存在。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可持续存在2~3周,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长时间。但由于疱疹病毒之间存在一定抗原交叉,其他疱疹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抗体增高,可用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加以鉴别。

5.病毒核酸检测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及PCR方法可以检测HHV-6、7DNA。由于HHV-6、7均存在潜伏感染,因此有时检测出病毒的DNA,并不能确定处于潜伏状态或激活状态。可用定量、半定量PCR来测定DNA的量,来明确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高浓度的病毒DNA提示活动性感染的存在。

对HHV-6、7感染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多项病因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一般病例无需特殊检查,必要时可做X线胸片、心电图等检查。


鉴别

应考虑与肺炎球菌脓毒血症及风疹、腺病毒、肠道病毒等感染、性传播疾病及其他发疹性疾病相鉴别。

风疹

风疹的皮疹与幼儿急疹相似,但风疹好发于学龄期儿童;有接触史(学校及托幼机构内常有小规模流行);出疹前无发热症状,或仅有轻度发热;皮疹稀疏分布于全身,手足心可有皮疹;个别病例皮疹消退后留色素沉着或脱屑;枕后淋巴结肿大更为明显;发病1周左右可检测到抗风疹病毒IgM抗体。

麻疹

麻疹在出疹前除有高热症状外,还伴有咳嗽、结膜充血、流泪、畏光、鼻塞及流涕等卡他症状;第二磨牙对侧颊粘膜出现蓝白色或紫色小点,周围有红晕,此称为Koplic斑,是麻疹的早期诊断依据;麻疹的皮疹与幼儿急疹相似,但颜色更为鲜艳,为鲜红色或暗红色的斑疹或斑丘疹,皮疹全身分布,可波及手足心,皮疹消退后留色素沉着及脱屑;并且麻疹出疹时发热更高,而幼儿急疹出疹时热退,依据此点较易鉴别。


并发症

高热惊厥

研究证实,由HHV-6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占高热惊厥病因的30~70%。感染的证据包括从高热患儿脑脊液中检测到HHV-6DNA,HHV-6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HHV-6IgM抗体阳性等。部分患儿高热惊厥后可出现脑海马的硬化,进而引起癫痫发作。

脑炎

神经系统症状可以在发热期出现,也可以发生在热退出疹期后。脑脊液、脑电图、CT检查所见无特征性改变。SPECT

检查结果为大脑半球和大脑基底核区域血流低下,支持HHV-6感染造成脑血管病变,引起脑炎的论点。从脑炎患者脑脊液中可检测到HHV-6DNA及抗体。

其它少见并发症

脊髓膜炎、面神经麻痹、急性肝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治疗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尤其对高热病人应予以退热镇静剂,加强水分和营养供给。目前尚无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药,对巨细胞病毒有用的抗病毒药可以在重症患者试用,有人用阿昔洛韦(aciclovir)效果不显著。认为更昔洛韦(ganciclovir)或膦甲酸钠(foscarnetsodium)效果较好。本病一般不重,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哭闹烦躁试用镇静剂。惊厥则及时止惊。


预防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冷过热。

2.饮食宜进易消化的食物,应富含维生素、热量和适量蛋白质,适当增加饮水量,忌食生冷油腻。

3、一般病人不需要隔离,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对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密切观察10日,如有发热,需暂时隔离治疗。

4、注意环境卫生和孩子的个人卫生。


相关疾病

肺炎 惊厥 麻疹 风疹 婴儿玫瑰疹 巨细胞病毒感染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