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骨巨细胞瘤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根据其病理组织结构特点可为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但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

就诊科室:骨肿瘤科 

医生指导:颌面部骨巨细胞瘤常见问题 >>

介绍

骨巨细胞瘤根据其病理组织结构特点可为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但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首选手术治疗,手术一方面切除病变,另方面手术切除之病变组织可作病理学检查后确定肿瘤性质,以利进一步的治疗,不应寄希望于药物外敷内服等来消除病变,临床上有很多因不及时手术而致失去治疗机会的病例,应给予重视。

最新文章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应如何进行治疗

患有颌面部骨巨细胞瘤该怎么治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如何进行预防呢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是什么呢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是什么?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有哪些表现?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更多文章>>

症状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诊断】
1.颌骨膨隆及面部畸形,生长缓慢。
2.牙松动及咬合错乱。
3.X线摄片示肥皂泡沫样或蜂房状囊性阴影,伴骨质膨胀。
4.病理学检查证实。
【临床表现】
1.颌骨膨隆及面部畸形,早期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
2.波及牙槽骨时有牙松动及咬合错乱。
3.X线摄片示肥皂泡沫样或峰房状囊性阴影,伴骨质膨胀。

病因

骨巨细胞瘤的病因目前还不很清楚。瘤组织循环丰富,质软而脆性大,似肉芽组织,易出血,有纤维机化区及出血区,按良性和恶性程度分为三度:一度:约有一半的巨细胞瘤属于此类,为明显良性,巨细胞很多,少有细胞分裂,注意需全部肿瘤都是一度才能判断为一度肿瘤。二度:恶性或良性不易区别,间质细胞较多,巨细胞较一度为少。三度:为明显恶性,发生较少,间质细胞多,细胞核大,形态如肉瘤,细胞分裂多,巨细胞较少而小,核数目亦少,一,二度可转化为三度。

检查

1.对于临床表现较典型,术前诊断已有确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鉴别诊断较困难,肿物较大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或疑为恶性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A”,对于恶性骨巨细胞瘤可应用MRI检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鉴别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须与颌骨成轴细胞瘤、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鉴别。

颌面部骨巨细胞瘤有以下表现:

1.颌骨膨隆及面部畸形,早期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

2.波及牙槽骨时有牙松动及咬合错乱。

3.X线摄片示肥皂泡沫样或峰房状囊性阴影,伴骨质膨胀。

根据这些临床表现和检查特点可以进行鉴别。


并发症

骨巨细胞瘤的患者约有1-6%发生肺转移,预后相对良好,部分病例其转移灶可通过手术切除而治愈,也有转移灶长年保持不变或自行消退,然而,约有20%的肺转移病例,病情可迅速发展,导致死亡,肺外转移少见,骨巨细胞瘤可发生恶性变,转变为骨巨细胞肉瘤,其恶性程度大大提高,发生恶变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有大量病例证实骨巨细胞瘤经放疗后可继发肉瘤,提示放疗可加速骨巨细胞瘤的恶性进展。骨巨细胞瘤可并发病理骨折,脊椎病变者,肿瘤可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造成根性痛或截瘫。

治疗

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术中须行冰冻切片以确定病变性质。一级巨细胞瘤:刮除加基底部烧灼,或在健康组织内切除肿瘤。二级或三级巨细胞瘤:颌骨方块切除或部分切除,根据情况可立即植骨修复。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霉素、青霉素等);手术范围较大、同时植骨或同时作较复杂修复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霉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术创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治愈标准
1.治愈:治疗后,原发瘤及转移源已彻底切除或消失,创面已基本修复。
2.好转:治疗后,肿瘤缩小,症状减轻。
3.未愈:治疗后,肿瘤无缩小,症状无改善。

预防

骨巨细胞瘤根据其病理组织结构特点可为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但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首选手术治疗,手术一方面切除病变,另方面手术切除之病变组织可作病理学检查后确定肿瘤性质,以利进一步的治疗,不应寄希望于药物外敷内服等来消除病变,临床上有很多因不及时手术而致失去治疗机会的病例,应给予重视。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