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皮炎

水母皮炎
水母(Jellyfish)属腔肠动物门,俗称海蜇,为海洋水生动物,有数种,其...

别名:海蜇皮炎

就诊科室: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其他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医生指导:水母皮炎常见问题 >>

介绍

水母(Jellyfish)属腔肠动物门,俗称海蜇,为海洋水生动物,有数种,其吸口周围的触手和丝状体内的刺丝囊含有毒液,毒性因水母种类而异。毒液接触人体后,可引起皮炎,甚至全身反应。

最新文章

水母皮炎的病状体征有哪些?

水母皮炎的治疗?

水母皮炎是什么?

水母皮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水母皮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水母皮炎应该如何预防?

水母皮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水母皮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更多文章>>

症状

海水浴者的皮疹在游泳后接触水母后数分钟出现,为急性皮炎。大部分病例在刺伤后数分钟内在触须接触部出现线状排列的,从红斑丘疹到水疱、大疱,糜烂、坏死甚至出血性皮疹,通常引起局部显著灼痛、刺痒。荨麻疹样皮疹也可出现在少数人群中,大量新皮疹出现于从发现到其后72h内,皮损持续10~14天。如全身被蜇面积较大,可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麻木、表情淡漠、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腹部痉挛、肌肉疼痛等全身反应,甚至死亡。
也可在对海蜇进行加工时,接触部位发病,如手指前臂,皮疹多由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组成。
Reed曾报道过爱琴海和加勒比海地区出现迟发的持续性皮损远隔部肉芽肿反应。Burnett等报道过水母蜇刺毒作用综合征及永久性高敏反应,与特殊抗水母免疫球蛋白相关。
澳大利亚水母,Chironexfleckeri,无色透明,是其中最危险的一种,导致皮肤坏死、溶血,具有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常可致死。
人体接触水母毒液病史,海水浴者的皮疹在游泳后接触水母后数分钟出现,为急性皮炎。在对海蜇进行加工时,接触部位发病,如手指前臂,皮疹多由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组成。大部分病例在刺伤后数分钟内在触须接触部出现线状排列的,从红斑丘疹到水疱、大疱,糜烂、坏死甚至出血性皮疹,通常引起局部显著灼痛、刺痒。荨麻疹样皮疹也可出现在少数人群中,大量新皮疹出现于从发现到其后72h内,皮损持续10~14天。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水母(Jellyfish)吸口周围的触手和丝状体内的刺丝囊含有毒液,毒性因水母种类而异。毒液接触人体后,可引起皮炎,甚至全身反应。
(二)发病机制
水母毒液接触人体后,可引起皮炎,甚至全身反应。其吸口周围的触手和丝状体内的刺丝囊含有毒液,毒液的成分包括类蛋白、肽类、强麻醉剂、5-羟色胺、四氨铬物、致痛剂、组胺等。

检查

实验室检查
⒈血液学和血清学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T淋巴细胞(尤其是Ts)减少。血清IgE含量明显增高。
2.皮肤试验对某些变应原(如真菌、花粉、毛屑)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常呈阳性。用结核菌素、念珠菌素等作皮内试验(迟发型过敏反应),常为阴性或弱阳性。
⒊皮肤白色划痕试验用钝器划皮肤,皮肤出现白色划痕(正常人呈红色)。

鉴别

本病应和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后者皮损的轻重与致敏物或刺激物质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接触面积大小以及机体的敏感性有关。轻者局部仅有充血,境界清楚的淡红或鲜红色斑;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刺激性强烈者可致皮肤坏死或溃疡;机体高度敏感时,可泛发全身。除瘙痒疼痛外,少数患者可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根据接触史以及病理学特点可鉴别清楚。

并发症

本病较轻者可有丘疱疹或脓疱,也可继发感染,除瘙痒疼痛外,少数患者可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肉芽肿反应;持久性搔抓摩擦胫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质沉积于真皮,进而分别发展为斑状和苔藓性淀粉样病。可并发毛囊炎及淋巴炎,严重者皮肤坏死、溶血,具有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常可致死。


治疗

治疗
清除刺丝囊,可用5%食醋、1%稀氨溶液(氨水)或10%碳酸氢钠清洗,不要用淡水或酒精,以免刺丝囊排毒液。肢体近端结扎。对皮疹可用收敛剂,消炎止痒。
在深水海域偶见大面积伤的重型病例,因水母蛰伤特点,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救治是否及时也是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有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可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制剂、给氧、心肺复苏、静脉输液。

预防

对下海游泳者及渔民做好宣传,在安全水域游泳,若遇水母切勿用手推移,潜水时穿好防护服。加强劳动保护,加强个人防护,包括操作时戴长橡皮手套,穿长统靴,用长围裙,戴防护眼镜、口罩等。
在深水海域偶见大面积伤的重型病例,因水母蛰伤特点,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救治是否及时也是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有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可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制剂给氧心肺复苏静脉输液。

相关疾病

荨麻疹 过敏性休克 皮炎 疼痛 麻醉 灼痛 水肿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