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样湿疹的病理变化

发布时间:2014-01-03 21:41:32

分享

现在受到皮肤病困扰的人是比较多的,疱疹样湿疹是比较少见的皮肤病,但是患有疱疹样湿疹以后比较难以彻底治愈,对于疱疹样湿疹的患者来说,应该多了解疱疹样湿疹的病理变化,这样就可以让疱疹样湿疹样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关于疱疹样湿疹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与患者免疫异常及小肠病变有关。

早期真皮乳头顶部毛细血管周围有较多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小脓肿,使该处胶原纤维发生溶解,使乳头顶部与表皮分离,形成多房性水疱。36h后,由于渗出加重,融合成单房性表皮下大疱。真皮内血管周围有多数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偶见血管炎改变。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皮损、皮损周围皮肤和正常皮肤的真皮乳头有IgA和C3呈颗粒状沉积。除IgA外,偶见IgM和IgG沉积。

电镜观察发现基板和真皮之间有裂隙,基板被破坏。免疫电镜发现紧贴在基板下方有IgA沉积,并与锚纤维结合。部分IgA可沉积在基底细胞膜下的透明板内。

相信通过上述的介绍,大家可以对疱疹样湿疹的发病机理是如何变化的有更好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注意做好日常饮食,以及要多参加有益的运动,这样就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患病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