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性痤疮

聚合性痤疮
聚合性痤疮(acneconglobata)是痤疮中一种较重类型。是一种多因素...

别名:聚合型痤疮,聚会性痤疮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其他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医生指导:聚合性痤疮常见问题 >>

介绍

聚合性痤疮(acneconglobata)是痤疮中一种较重类型。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有关,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最新文章

治疗聚合性痤疮需要多少钱

聚合型痤疮是怎么形成

聚合性痤疮会引发皮肤癌吗

聚合型痤疮和囊肿型痤疮如何区别

聚合性痤疮可以晒太阳吗

聚合性痤疮结节怎么治疗

聚合型痤疮疖肿如何消除

聚合性痤疮会遗传吗

聚合性痤疮会自己好吗

聚合性痤疮会留疤吗

更多文章>>

症状

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偶见于女性。好发于面颊、后背部及臀部。起病缓慢,初起有粉刺、丘疹、脓疱及囊肿等,继之皮损逐渐融合,成为囊肿,触之柔软有波动感,破溃后流出恶臭的脓性或黏液性浆液,形成窦道,在皮下彼此相通,在皮肤上成为萎缩或增生性瘢痕(图1,2)。
患者偶有全身症状,如疲劳、不适、发热、关节痛,长时间处于急性发热期,尤其是溃疡性损害形成阶段,称为急性发热性溃疡性聚合型痤疮(acutefebrileulceriativeacneconglobata)
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多发于面颊、后背及臀部,以囊肿为主的损害,同时伴有痤疮的其他损害。
中医病机及辨证:由于肺胃湿热、湿热蕴结、脉络淤阻、气血凝滞所致。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有关,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皮脂腺的发育及皮脂腺的产生受雄激素的支配,而雄激素的增加受年龄、内分泌、遗传等因素影响。
(二)发病机制
痤疮患者的皮脂腺较大,皮脂腺分泌产生较正常人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增加,皮脂中亚油酸水平相对减少,(两者为负相关性)影响脂肪的合成,导致滤泡上皮缺乏脂肪酸,从而诱导滤泡过度角化,使上皮细胞不能正常脱落,导致毛囊口过度变小,皮脂不能顺畅排出.淤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

检查

组织病理:毛囊丘疹示毛囊周围有显著的淋巴细胞浸润以CD3及CD4为主,部分毛囊壁破裂,并在毛囊内形成脓疱,主要含有中性粒细胞。毛囊周围的浸润可发展成囊肿,其中除大量中性粒细胞外尚有单核细胞、浆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在巨细胞附近常见角蛋白颗粒。在愈合过程中,炎症浸润为纤维化所取代。黑头粉刺内含角化细胞、皮脂和某些微生物。在一般切片中因固定作用而去除了脂质,只能看到角化细胞。粉刺之顶部黑色是由黑素所致。

鉴别

根据好发于青年男女面部及胸背上部,可见散在丘疹、脓疱及粉刺,特别是黑头粉刺,慢性经过,不难诊断。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酒渣鼻:好发于中年人,损害见于鼻部及面部中央,患部潮红充血,常伴毛细血管扩张,无黑头粉刺。
2、痤疮型药疹:有服用碘、溴、雄激素、避孕药及皮质类固醇等药物史,损害无黑头粉刺。
3、职业性痤疮:有接触焦油、机油、石油及石蜡等病史,常伴毛囊角化。好于手背部、前臂、肘等接触部位。

并发症

患者常因抓挠造成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治疗

治疗
1.内服可服用抗生素,或试用内分泌疗法等,参照寻常性痤疮治疗。
2.外治除参照寻常性痤疮外,还可用手术治疗。用25号针或其他刺器扩大、剔除囊肿内容物,以利于药物涂在皮损上,该方法适用于寻常痤疮的脓疱及闭合性痤疮。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用10ml针管,将囊肿内容物吸出,用盐酸去炎松2.5~10mg/ml加2%利多卡因,每个皮损内注射0.05~0.25ml,每2~3周重复1次,可预防瘢痕,同时也可用于瘢痕性痤疮。
3.中医疗法辨证用药:
内治:法宜清热散结活血通络,方用大黄现虫丸、鳖甲煎丸。
外用:10%硫黄、10%鱼石脂泥膏贴敷或黑布化毒膏贴敷,还适合用瘢痕性痤疮。

预防

少食糖果甜食、多脂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酒,宜多饮水,避免大便秘结,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不吃引起痤疮的药物;减少接触诱发痤疮健康搜索的因素(例如矿物油)。青春发育期青年情绪较不稳定,敏感,易受刺激,且此时尤其注意容貌,因此对痤疮极为苦闷,求治心切,常胡乱用药或采取不适当措施,故必须解除其顾虑、正确对待,并指导日常生活中须注意的事项,不用手挤压损害处以及正确使用药物等。

相关疾病

便秘 皮角 寻常痤疮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