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柳病

花柳病
花柳病是指性病,目前称之为性传播疫病,古人认为这是寻“花”问“柳”之病,自然...

别名:性传播疫病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性病科 

医生指导:花柳病常见问题 >>

介绍

花柳病是指性病,目前称之为性传播疫病,古人认为这是寻“花”问“柳”之病,自然和嫖妓、乱交有很大关系。这种病从史籍看来,是久已有之,但限于科学发展水平,不太肯定也不太明确,只有个别医家的笼罩着神秘色彩的处方与医疗记录。直至明代,对此才有个较广泛而更明确的说法与诊断。在史籍上,较早有对花柳病医治记载的是华佗。1920年在安徽亳州藏书家姚氏墨海楼的故纸堆中发现了年代久远的《华佗神医秘传》手写本,其中有15种治花柳病的处方,而且记载了前阴溃烂、脱落、鼻柱将落这些可怕的症状,而华佗能治愈它,“即已脱落者,亦能重生”,实在令人惊叹。

最新文章

男性花柳长什么样

花柳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中医如何治疗花柳病

花柳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治疗花柳病的药物有哪些

花柳病该怎么预防

花柳病的症状有哪些

怎样对花柳病进行检查呢

怎样鉴定花柳病?

花柳病是什么病?

更多文章>>

症状

所谓“四肢酸痛,上攻头面”,其现象类似梅毒。所谓“恶疮久不瘥”,也可能是梅毒的萌芽。而窦汉卿所云“霉疮由于与生疳疮之妇人交合薰其毒气而生”,更是把这种病与性交联系在一起了。但是,在这些古书上都没有明确提出这是性病、花柳病,而是往往把所谓恶疮与风疠相混。在这个问题上,古书上也提出一些个案可供分析。

病因

花柳病类和性生活也有密切关系。据考证,前面《东坡志林》所述,也是刘贡父的事情,贡父兄刘敞知永兴军,亦惑官妓茶娇得惊眩疾。(《宋裨类钞》)那么这些病是花柳病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有任何疆料对此作过明确的诊断与记载。

检查

本病主要是西医学性传播疾病的统称,并不只是指一种疾病,而是很多种疾病的集合,如HPV感染的尖锐湿疣,HSV感染的生殖器疱疹,TP感染的梅毒,以及HIV感染的艾滋,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淋病等,故检查主要进行上述病原体的检查,包括查梅毒、HIV抗体以及病毒学检查。

鉴别

主要分两型。
1)结节性梅毒疹:呈直径为2mm或更大的红褐色或铜红色结节,质硬而有浸润,呈集簇状排列,表面被覆粘连性鳞屑或痂皮,或结节顶端坏死、软化形成糜烂及溃疡,常一端自愈,另端又起新结节呈弧形、环状或花环状排列,消退后遗留瘢痕及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好发于头、肩胛部、背及四肢伸侧,分布不对称,自觉症状轻微。
2)梅毒性树胶肿:为破坏性最大的一种损害。初为皮下深在性结节,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呈暗红色浸润性斑块,中央逐渐软化,终于破溃,流出粘稠树胶状脓汁,故名树胶肿。溃疡继续扩大呈圆形、椭圆形,境界清楚,溃疡壁垂直向下,边缘整齐呈紫红色,常一面愈合,一面继续发展,形成肾形或马蹄形溃疡,经数月后溃疡结疤痊愈。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小腿多见,常单发。自觉症状轻微。
3)近关节结节:少见,为发生于肘,膝、髋关节附近的豌豆至胡桃大圆形、卵圆形结节,性质坚硬,时称分布,表面皮色正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如不治疗可持续数年,不易自行消退。
(2)晚期粘膜梅毒:主要发生于口腔、鼻腔及舌部。口腔损害常发生于硬腭,呈结节性树胶肿,往往在硬腭近中央部发生穿孔,为三期梅毒的特征性表现。鼻中隔亦常形成树胶肿,并可损伤骨膜及骨质,出现鼻中隔穿孔,形成鞍鼻。舌部树胶肿破溃后,形成穿凿性溃疡,边缘柔软而不规则,自觉症状均轻微。
(3)三期骨梅毒:常见者为骨膜炎,以长骨多见。其次为树胶肿,对称发生于扁骨,以颅骨多见,可形成死骨及皮肤溃疡。
(4)内脏梅毒:任何内脏皆可受累,但以心血管梅毒最常见而重要。多发生于感染后10一20年,一般约有10%一30%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血管梅毒。基本损害为主动脉炎,可进一步发展为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肝树胶肿次之,胃肠、呼吸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损害少见。
(5)神经梅毒:主要为脊髓痨及麻痹性痴呆。该二病各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包括细胞数目增多,蛋白定量阳性,特有的胶金曲线,脑脊液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并发症

三期梅毒(晚期梅毒)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一定潜伏期,通常为2一4年后,约有1/3患者发生三期梅毒。除皮肤、粘膜、骨出现梅毒损害处,尚可侵犯内脏,特别是心血管及中枢系统等重要器官,危及生命,三期梅毒的共同特点为损害数目少,破坏性大,分布不对称,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客观症状严重而主观症状轻微;损害内梅毒螺旋体很少,传染性小或无;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率低。

治疗

中医治疗方剂
1、花柳败毒丸
【组成】朴硝2两,桃仁1两,赤芍1两,全蝎1两,浙贝母1两,血蝎1两,金银花4两,野大黄4两,茯苓5钱,炮山甲5钱,车前子5钱,蜈蚣30条(去头足)。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主治】梅毒落后,大便下血;梅毒升天,咽喉肿烂,鼻烂,发脱,身发梅痘、梅疹及鱼口、便毒。
【功效】清血败毒。
【禁忌】忌一切发物、油腻。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
【用法】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再服白水1钟,以助药力。
2、花柳解毒丸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组成】金银花5钱,白鲜皮5钱,土茯苓5钱,薏苡仁5钱,防风5钱,木通3钱,木瓜3钱,皂角2钱,归尾5钱,红花3钱,大黄3钱。
【功效】清血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杨梅结毒,初期肿痛,便溺淋涩,筋骨疼痛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1钱5分重。
【用法】每服1丸,饭后1小时白开水送下,日3次。
【禁忌】忌辛辣,刺激发物。
3、荆防败毒散
【组成】人参8g恙活9g独活9g柴胡6g前胡9g川芎9g积壳9g
桔梗9g薄荷6g刑芥9g防丰9g茯苓18g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
4、五味消毒饮
【组成】金银花12g野菊花12g薄公英18g地丁18g紫背天葵10g川太18g
金樱子12g
【用法】水煎服。
5、清瘟败毒饮
【组成】小生地18g犀角10g川连9g栀子12g黄芩9g桔梗10g生石膏12g
知母10g赤芍9g玄参12g连翅12g甘草9g丹皮9g谈竹叶12g
【用法】水煎服。
6、连翘败毒丸
【组成】连翘10g防丰9g苦参12g薄荷6g当归12g芥穗10g花粉12g
黄芩9g赤芍9g柴胡6g恙活9g黄柏10g麻王0.8g
地丁12g大黄10g双花10g生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
7、化毒散
【组成】乳香没药川贝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粉

预防

汉朝以后,在治疗花柳病方面也陆续有些记载。例如,隋巢元方《病源侯论二十四・花瘘候》云:“风湿容干皮肤,与血气相搏,其肉突出,如花开状。”《病源候论二十五诸恶疮候》云:“初生如饭粒,破则血出,生恶肉有根,肉出反散如花,诸恶疮久不瘥者亦然。”唐王焘《外台秘要》引《素女经》说:“七伤之情,不可不思。第六之忌,新息沐浴,头身发湿,举重作事,流汗如雨。以合阴阳,风冷必伤。其腹急痛腰脊疼强。四肢酸疼,五脏防响。上攻头面,或生漏沥,云出《古今录验》二十五卷中。”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云:“交合事,蒸热得气,以菖蒲末白梁粉敷合,燥则湿痛不生。”又说:“治阴恶疮,以蜜煎甘草末涂之。”宋窦汉卿《疮伤经验全书》云:“霉疮由于与生疳疮之妇人交合薰其毒气而生。”

相关疾病

主动脉瘤 骨膜炎 鼻中隔穿孔 性病 疼痛 天花 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麻痹性痴呆 神经梅毒 三期梅毒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