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坏死性结核疹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papulonecrotictuberculid)亦称丘疹...

别名: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传染病科 传染科 

医生指导:丘疹坏死性结核疹常见问题 >>

介绍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papulonecrotictuberculid)亦称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tuberculosiscultispapulonecrotica),临床特点是在四肢伸侧出现散在性丘疹,中央坏死,可形成溃疡及瘢痕。病因及中医辨证见硬结性红斑。

最新文章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是什么?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有哪些表现及如何...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应该做哪些检查?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应该如何预防?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初起为散在的淡红色或鲜红色米粒大的丘疹,渐增大至高粱粒或豌豆大,颜色变为褐红或暗红。不久,中心坏死,覆盖褐色固着痂皮,除去后可见小溃疡。愈后结成凹陷瘢痕。有黑褐色色素沉着,经久不退。多数对称发于四肢伸侧,尤以膝肘关节附近及小腿为多(图1),间或见于手指、手背等处。其局限于毛囊者,称为毛囊疹(ollicles);发于颜面或颈部类似痤疮或酒渣者,称为痤疮炎(acnitis)。多发时亦可散发胸背及肩胛。好侵犯青年女性,春秋季多见。慢性经过,反复发作。对结核菌素中等度稀释液(1∶1万~1∶10万)试验常呈阳性。
皮损对称发于四肢伸侧,初起为散在的淡红色或鲜红色米粒大的丘疹,渐增大至高粱粒或豌豆大,颜色变为褐红或暗红。不久,中心坏死,覆盖褐色固着痂皮,除去后可见小溃疡。愈后结成凹陷瘢痕。有黑褐色色素沉着,经久不退。组织病理:随病变的阶段不同,其改变亦异。即可诊断。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一般认为本病系体内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于皮肤,并在皮肤迅速被消灭所致,系结核疹的一种。患者常伴有肺结核或其他体内结核病灶,或伴有其他皮肤结核。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但在皮损中查不到结核杆菌。
(二)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本病系体内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于皮肤,并在皮肤迅速被消灭所致,系结核疹的一种。

检查

分泌物级皮损组织进行抗酸检测可成阳性,以及分泌物培养可出现结核杆菌生长。动物接种与培养易成功。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组织病理:初起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坏死区,有大量的结核杆菌。2周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占多数,后期出现上皮细胞和巨细胞,干酪样坏死渐减少,结核杆菌也明显减少。

鉴别

1.坏疽性痤疮为无痛性毛囊性丘疹和脓疱,常有中央坏死,愈后留下凹陷性瘢痕。主要发生于额、颊部,浸润较轻,多伴发青年痤疮,并有粉刺存在。
2.痤疮样梅毒疹丘疹顶端形成脓疱,散发全身,多见于中年,梅毒血清反应为强阳性。
3.毛囊性脓疱疮发于四肢者可相似,但脓疱与毛囊一致,无中央坏疽,接触传染性大,经过短促。

并发症

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可并发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如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消瘦病史)、腹膜结核、淋巴结结核、骨结核、肾结核等,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进一步完善胸片、B超、以及CT、MRI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以明确是否有出现上述部位的结核并发症。同时也需要和其他溃疡性皮肤病相鉴别,通常根据穿刺病理学活检等辅查可以明确。

治疗

(一)治疗
1.治疗原则主要在积极改善机体健康状况,增进机体抵抗力。全身治疗药物与局限性皮肤结核同。维生素D2对硬结性红斑可促进其破溃,不宜应用。
2.中医治则法宜健脾益气、除湿化痰、活血通络。
3.局部治疗原则为对症、缓和、消炎及促进吸收,禁用剧烈刺激性药物。
(二)预后
慢性经过,反复发作。

预防

为了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卫生教育,使青年人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
2.要定时对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除此之外,还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使机体产生免疫、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3.发现有低热、盗汗、干咳蔌痰中带血丝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结核病以后,要立即用链霉素、雷米封、乙胺丁醇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彻底,结核病是完全可以冶愈的。
4、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和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来传播,所以为了避免传染,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避免面对他人;房内要经常换气,人群密集的地方更要注意;还要多锻炼,提高免疫力。

相关疾病

血管炎 肺结核 痤疮 梅毒 脓疱疮 血栓形成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