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颌骨骨髓炎

急性颌骨骨髓炎
本病因颌骨受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累及范围常包括骨膜、骨皮质以及骨髓组织,常...

别名:急性颌骨骨髓炎

就诊科室:五官科 口腔科 

医生指导:急性颌骨骨髓炎常见问题 >>

介绍

本病因颌骨受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累及范围常包括骨膜、骨皮质以及骨髓组织,常见的有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婴幼儿骨髓炎以及放射性骨髓炎。颌骨骨髓炎可分为化脓性、特异性、放射性等几种。临床上以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最为多见。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即牙源性、损伤性及血源性。

最新文章

急性颌骨骨髓炎是什么?

急性颌骨骨髓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急性颌骨骨髓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急性颌骨骨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急性颌骨骨髓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急性颌骨骨髓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急性颌骨骨髓炎应该如何预防?

急性颌骨骨髓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一)急性颌骨骨髓炎
发病急剧,全身症状明显。局部先感病源牙疼痛,迅速延及邻牙,导致整个患侧疼痛并放散至颞部。面部相应部位肿胀,牙龈及前庭沟红肿,患区多个牙齿松动。常有脓液自牙周溢出。下颌骨骨髓炎,因咀嚼肌受侵、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下牙槽神经受累时,可有患侧下唇麻木。上颌骨骨髓炎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感染来源常为血源性。其局部表现为眶下部明显红肿,并常延至眼周致眼睁不开。后期可在内眦、鼻腔及口腔穿破溢脓。
(二)慢性颌骨骨髓炎
急性颌骨骨髓炎如未能彻底治疗,可转为慢性。常见的原因是单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脓液自行穿破,引流不畅。慢性颌骨骨髓炎期间,急性症状大部消退,全身症状已不明显,疼痛显著减轻。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肿胀、发硬。瘘管,经常溢脓,甚至排出小块死骨。病变区多个牙松动,龈隙溢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引流不畅时,可急性发作。如拖延日久,可致消瘦、贫血、身体衰弱。

病因

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即牙源性、损伤性及血源性。血源性颌骨骨髓炎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小儿。牙源性颌骨骨髓炎最多见,约占全部颌骨骨髓炎的90%。我国由于医药条件的改善,发病率已大为下降。牙源性颌骨骨髓炎多见,这与下颌骨皮层骨骨质致密、周围有肥厚肌肉及致密筋膜附着,髓腔脓液积聚不易穿破引流等因素有关。

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局部检查,可行X线片检查,根据颌骨破坏的程度即可明确诊断,白细胞总数升高,且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大,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检查常为阳性或明显增高,增高的程度和疾病的感染程度呈正比。已形成脓肿时,从脓肿中心穿刺可抽出脓液。

鉴别

慢性期的X线诊断在上颌骨应注意与上颌窦癌,在下颌骨应与中心性癌相鉴别,骨质增生型的边缘性骨髓炎应与骨肉瘤骨化性纤维瘤等相鉴别,必要时应作活体组织检查。癌和肉瘤都有典型的X线片表现,如癌肿对骨膜的刺激可形成骨膜三角,出现这个特征性的标志就提示有恶变可能。

并发症

后期可在内眦、鼻腔及口腔穿破溢脓。如拖延日久,可致消瘦、贫血、身体衰弱。其他并发症如下述:

(1)畸形:由于颌骨受骨髓炎的刺激,故可出现发育不对称,使颌关节形态发生改变甚至畸形,且可出现软组织疤痕挛缩。
(2)颌关节强直:由于感染扩散到关节内,关节软骨面破坏,使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故可使患者出现张口困难。
(3)癌变:窦道口皮肤由于不断受刺激,可合饼癌变,常见为鳞状上皮疡。

治疗

及时治疗冠周炎、尖周炎等牙源性感染,对预防发生颌骨骨髓炎有积极意义。如已形成骨髓炎,在急性期应予彻底治疗以免转为慢性。

急性颌骨骨髓炎的全身治疗与颌周蜂窝织炎相同,主要为增强机体抵抗力、药物控制感染(灭滴灵、螺旋霉素)。局部治疗重点在于及时切开引流,拔除病源牙。

慢性颌骨骨髓炎时应努力改善病员机体状况,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拔除病源牙,彻底清除病灶、刮治或摘除死骨。


预防

为预防放射性颌骨坏死及骨髓炎的发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根据肿瘤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放射种类、剂量及放射野。放疗前要消除口腔内外的一切感染灶。进行全口洁治;拔除无法治愈的病牙;治疗仍能保留的龋齿牙周炎等病牙;拆除口腔内原有的金属假牙;活动假牙须在放疗终止后一段时期再行配戴,以防造成粘膜损伤。放射治疗中,对非照射区应用屏障物予以隔离;口腔内发生溃疡时,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放射治疗后,一旦发生牙源性炎症,必须进行手术或拔牙时,应尽量减少手术损伤;手术前、后均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相关疾病

贫血 骨质增生 骨肉瘤 骨坏死 牙周炎 龋齿 拔牙 上颌窦癌 颌骨骨髓炎 骨化性纤维瘤 放疗 疼痛 肿胀 脓肿 积聚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