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外耳道炎

弥漫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疖(furuncleof...

就诊科室:中医科 其他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五官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 耳鼻喉科 

医生指导:弥漫性外耳道炎常见问题 >>

介绍

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疖(furuncleofextrnalauditorycanal);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diffuseotitisexterna)。

最新文章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怎么治疗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用什么药

弥漫性外耳道炎护理措施有哪些

弥漫性外耳道炎流水怎么办

弥漫性外耳道炎好治吗

外耳道炎弥漫性肿胀吃什么药

弥漫性外耳炎会好吗

弥漫性外耳道炎怎么引起的

弥漫性外耳道炎如何治疗快

弥漫性外耳道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更多文章>>

症状

外耳道疖时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体温或可微升。当肿胀严重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鸣及听力减退。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红肿成熟破溃后,外耳道内积脓流出耳外,此时耳痛减轻。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性乳突炎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热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而有乳突部压痛;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
弥漫性外耳道炎急性者表现为耳痛,可流出分泌物。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慢性者耳发痒,少量渗出物。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病因

外耳道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病,如挖耳、游泳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此外,有变应体质和糖尿病者易反复发作。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

主要不良习惯有:

一:掏耳朵:外耳道的皮肤非常娇嫩,和软骨膜连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

二:吸烟:主要是因为吸烟会造成动脉硬化,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黏度增加,供应内耳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甚至会直接造成耳聋。同时,一氧化碳中毒可使螺旋神经节、前庭神经节和脑干核网状质受损害,这些组织都是与听觉有关的关键部位。

检查

外耳道疖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弥漫性外耳道炎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鉴别

应与外耳湿疹药物性皮炎相鉴别,该病一般无耳痛,有丘疹或水泡,有大量水样分泌物和奇痒。也应与外耳道霉菌病相鉴别。

耳道霉菌病:主要症状为耳痒、耳内不适,可有少量水样分泌物。耳道内可见白色、灰色、黄色或黑色的浸软膜状霉苔,表面附有粉末状或绒毛状霉菌菌簇,清拭后,皮肤充血、糜烂、渗液。合并于化脓性中耳炎或乳突术后时,霉苔可堵塞于鼓室或乳突腔内。

并发症

严重者外耳道明显肿胀和疼痛,甚至外耳道狭窄或呈闭锁状。外耳道流出浆液性分泌物。耳廓周围可肿胀,有时耳周围淋巴结肿大,有压痛,鼓膜充血。

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弥漫性外耳道炎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治疗

(一)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二)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
(三)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四)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某些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


预防

1.首先应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

2.其次,要防止污水入耳。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

3.注意耳部卫生,凡患处湿重而脓水浸淫者,宜使之干燥;凡血虚而枯槁者,宜用油膏类药,使之滋润。

4.患病期间,忌食辛辣、香燥的食物以及鱼、虾等食品。

相关疾病

糖尿病 药物性皮炎 耳鸣 鼓膜穿孔 外耳道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外耳道疖 外耳湿疹 急性乳突炎 肿胀 积聚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