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耳痈是一种耳窍壅肿,耳根焮热胀痛,溃破流脓的耳病,类似外耳道疖肿。可分类为:1.耳部脓肿而言,多由肝胃毒火上炎所致。痈生于耳,发于耳门者名耳门痈;发于耳根者名耳根痈2.化脓性中耳炎而言。
最新文章
症状
多数痈症症状可见:
1.疼痛:感染局部因炎性刺激和皮肤张力较大,而感患处剧烈疼痛。
2.淋巴结肿大:感染区域的周围淋巴结可以肿大。
3.全身中毒症状: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寒战,高热,乏力,头痛,头晕和食欲减退等。
而耳痈可见:耳窍壅肿,耳内肿及耳外肿。耳外出脓.或间一日脓一出,或间二日脓一出,疼痛日增,耳根?热胀痛,溃破流脓。
病因
痈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厌氧菌和绿脓杆菌等。皮肤不洁、局部擦伤、机体抵抗力降低是受感染的重要诱因,痈大多是由毛囊炎发展而来,病原菌先侵入单个毛囊底部形成感染,感染继而沿深部阻力较小的脂肪柱蔓延到皮下深筋膜组织,再沿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从而累及周围的脂肪柱和毛囊,形成多个“脓头”的痈。而耳痈的发病诱因有很多,多由肝胃毒火上炎所致。
检查
1.外耳道:是将额镜反光的焦点先投射到受检者的外耳道口处进行耳廓和外耳道检查,看外耳道是否有异物,损伤,细菌感染。
2.中耳:为一含气的不规则腔隙,大部分位于颞骨岩部内。中耳向外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隔,向内与内耳道相毗邻,向前借咽鼓管通向鼻咽部。
通过耳镜检查,听力检查,X光检查检查其有无患中耳炎。
鉴别
外耳道疖肿主要症状为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痛剧者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影响患者睡眠。由于外耳道肿胀,听力可受影响。检查见外耳道壁呈半球状隆起,局部充血,触痛明显。牵拉患者耳廓或压迫耳屏时耳痛加剧。脓肿成熟后,半球状隆起顶部可有化脓黄点,溃破后脓液流出。脓液一般较稠厚,有时混有血液。发病时患者感全身不适,体温可略有升高。与急性中耳炎时的耳痛相鉴别,急性中耳炎无耳廓牵拉疼。
并发症
通常痈症并发症为:
1.中毒性心肌炎表现为高热,胸闷,心悸,脉速,心律不规律,有频发室性早搏等。
2.肺炎。
3.脓毒血症骤起寒战,继以高热可达40~41℃,或低温,神志异常,脉细速,肝脾可肿大,严重者出现黄疸或皮下出血。
4.唇痈病人有发生海绵窦血栓的危险。
而耳痈并发症为:使外耳道红肿堵塞,以致听力能力减退。
治疗
宜平肝除热疏风,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仙方活命饮
【组成】
白芷(3克)贝母(6克)防风(6克)赤芍药(6克)当归尾(6克)甘草节(6克)皂角刺(炒,6克)穿山甲(炙,6克)天花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金银花(9克)陈皮(9克)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预防
1.调整饮食:痈患者平时应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忌饮烈性酒,防止烟酒等对于痈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因为辛辣之品损伤痈患者的脾胃致使肠胃积湿生热而诱发痈病情加重。
2.痈患者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这样对于痈患者的身体健康是有利的。
3.防止潮湿:由于各种原因都有主意防潮的发生,痈患者在夏天的时候,要注意勤换衣物,预防痈疾病的发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更换内衣,淋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卫生。
4.防止搔抓:如果身体的一些部位皮肤出现了破损,为了预防痈疾病发生,要注意不要用手去抓,对症治疗才是防止痈疾病发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