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小儿胃结块症是小儿在空腹时食入大量柿子、黑枣,而使其所含果胶和鞣酸与胃酸凝固,在胃内形成结块。临床以餐后上腹疼痛不适,胃部可触及活动的肿块为特征。若治疗不当,可导致胃肠梗阻、溃疡等。
最新文章
症状
胃石症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胃石的种类及其所在位置及有无并发症。
植物性胃石症病儿多有于近日或发病前几小时空腹一次吞食大量黑枣、柿子、山楂等历史。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可有恶心、呕吐,阵发性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便秘等。少数病儿以腹部肿块就诊。查体时可在上腹部触到形状不规整质地坚硬的肿块,可活动,有轻压痛。
毛发性胃石症病儿有咬嚼自己头发的病史,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仅为偶然发现胃内异物。晚期可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上腹部隐痛或不适,或有胀满,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石长期刺激胃黏膜可发生溃疡,出现溃疡病的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呕血或便血,甚至穿孔发生腹膜炎。病程长者则出现消瘦、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在上腹部能触到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硬的可活动性肿块,无压痛或仅有轻压痛。巨大胃石可导致幽门不完全性或完全性梗阻。另外,这些病儿前额部位往往毛发稀疏。
大量进食柿子后几小时出现症状,上腹不适或疼痛,进食后加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水样或黏液及食物残渣,量不多,可有咖啡样物,但不会有大量呕血。出血原因为柿石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炎或胃溃疡所致。还可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反酸、烧心等症状。
体检约有1/3患者在上腹可触及肿块,有上腹弥漫性压痛。胃石(如巨大发团)堵住幽门,可有幽门梗阻的表现,胃石压迫胃壁,使其坏死穿孔;排入肠道可引起肠梗阻。
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有咬嚼自己头发的病史,或吞食大量黑枣、柿子的病史,对诊断很有价值。钡餐X线检查可见胃内有巨大的充盈缺损区,推之能移动;腹部B超检查可发现巨大强反射光团,均有助于诊断。
纤维内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到胃石的大小、形状和性质,并可将植物性胃石捣碎,以利排出,达到治疗的目的。
秋季,有进食柿子、黑枣等病史,有典型症状,借助X线、B超、胃镜检查即可确诊。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胃石有2种,即植物球和毛发球。植物球是由食入的各种植物种子和纤维素混合构成的。食生柿或黑枣易形成植物球,因生柿和黑枣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与胃酸作用可变成一种黏稠的胶样物,与食入的过多的植物纤维黏合在一起而成。毛发球是由长短不一的毛发和植物纤维等构成的,其颜色呈暗绿色或黑色,质坚硬,有恶臭。此病在个别有咬嚼和咽下头发习惯的女孩易发生。
(二)发病机制
小儿在空腹情况下,吞食大量黑枣或柿子。因其含有鞣酸及树胶、果胶等成分,未成熟柿子中含量可达25%,在胃酸作用下,可凝固沉淀而形成结块。鞣酸蛋白、树胶、果胶把柿皮、柿核、植物纤维黏合在一起,在胃内形成胃石。除此之外,吞咽毛发、进食山楂、草莓、生鸡蛋、红豆皮亦有形成胃石的报道。长期服用钙剂及中药丸也可形成胃石,新生儿由于喂养含酪蛋白较多的奶粉,有胃粪石的报道。但改用配方奶后已很少见。胃石在胃内形成后,可与食物残渣积聚,愈积愈大,形成巨大团块,对胃长期刺激可造成消化不良,或引起溃疡,或梗阻。
检查
外周血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有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减少。血生化检查水、电解质紊乱时,血钠、血钾、血钙、血磷、血镁和血pH值均可发生变化;发生腹膜炎者,腹腔穿刺液有白细胞增高等结果。
1.X线检查柿石不能透过X线,腹部透视或平片,可发现密度增高影,钡餐造影可发现充盈缺损,改变体位时,可在胃内移动。
2.B超可发现胃内有潴留物,胃石较大者,腹部可探及弧形光带,边缘不规则,毛糙。于两侧可见流动的暗区。石块移动不明显,胃石较小者,给水后光团随体位移动。
3.胃镜检查可看到暗褐色可移动的胃石,由活检钳取出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
与其他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阑尾炎等鉴别,与胃溃疡穿孔和其他原因肠梗阻鉴别。肠梗阻,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通俗地讲就是肠道不通畅。这里肠道通常是指小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急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注意和本病相鉴别。
并发症
长期影响食欲,呕吐可并发贫血、营养障碍;可并发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幽门梗阻,结石排入肠道引起肠梗阻;肠梗阻时可至水、电解质紊乱,出现碱中毒或酸中毒;甚至胃穿孔引起腹膜炎等。晚期可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上腹部隐痛或不适,或有胀满,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石长期刺激胃黏膜可发生溃疡,出现溃疡病的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呕血或便血,甚至穿孔发生腹膜炎。
治疗
(一)治疗
1.内科治疗
(1)用2%~5%碳酸氢钠反复洗胃或口服10%碳酸氢钠,10ml,3次/d。
(2)中药治疗。
(3)胃镜活检钳或圈套器、网篮碎石并将胃石取出。
(4)胃镜下激光碎石治疗。
2.外科治疗如胃石很大,用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或有幽门梗阻或穿孔时,特别是胃内发团由于毛发与胃石块裹绕,不易用药消散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二)预后
胃石可自行排出或经手术取出后,预后良好;胃石伴胃、十二指肠溃疡者,一般将胃石取出,溃疡即可自愈。
预防
主要病因是小儿在空腹情况下吞食大量黑枣或柿子,因所含果胶和鞣酸等与胃酸凝固沉淀而形成结块,称胃柿石。也有因吞咽毛发或吞食生鸡蛋、红豆皮等在胃内形成结块。所以一定要加强预防宣传教育,避免在空腹情况下,吞食大量黑枣或柿子,避免吞咽毛发、生鸡蛋等的习惯。
相关疾病
胃炎 胃溃疡 消化不良 便秘 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胰腺炎 阑尾炎 肠梗阻 腹膜炎 营养不良 疼痛 急腹症 便血 腹部肿块 急性胃肠炎 胃肠道功能紊乱 胃内异物 胃石症 幽门梗阻 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