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

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
视网膜血管瘤往往为全身血管瘤病的一部分,常伴有小脑、延脑、脊髓、肾上腺、肾、...

别名:视网膜焰色痣

就诊科室:五官科 眼科 

医生指导: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常见问题 >>

介绍

视网膜血管瘤往往为全身血管瘤病的一部分,常伴有小脑、延脑、脊髓、肾上腺、肾、肝、附睾及卵巢等部位的血管瘤、囊肿或肿瘤,其中以小脑的血管母细胞瘤最常见。

最新文章

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有哪些表现及...

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有哪些表现

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是什么?

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是由什么原因...

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容易与哪些疾...

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可以并发哪些...

视网膜毛细血管血管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临床上一般将vonHippel病分为5期:
1.初期周边部眼底出现小血管瘤或毛细血管纠结成团。有时瘤体较小,检眼镜不易发现,通过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可见到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网存在微小血管瘤。
2.血管扩张及血管瘤形成期本病多发生在眼底颞侧视网膜,受累的视网膜动静脉怒张、迂曲、循血管行径至周边部。可见此动静脉相连接处的毛细血管高度扩张成球状血管瘤,此后逐渐增大,可达2~3PD以上(图1)。瘤体红色,呈圆形或卵圆形。第1,2期由于血管瘤多局限于周边部,患者常无感觉。
3.渗出及出血期血管瘤处及其附近有局限性视网膜水肿和渗出,可伴有小出血斑。由于血管瘤壁渗漏使瘤体表面和周围视网膜呈灰白色混浊。病程日久,渗出液中水分被吸收,脂质沉着,血管瘤周围出现环状或弧形黄白色大片硬性渗出。当渗出波及黄斑时,视力明显损害。
4.视网膜脱离期随着血管瘤不断增大,渗出亦逐渐增多,视网膜发生渗出性脱离。
5.晚期可因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或眼球萎缩而致视力完全丧失。
本病初期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及微小球状血管瘤,多发生在眼底颞侧周边部视网膜,可据此做出早期诊断。有怀疑时,作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当进入第2期后,血管瘤已极明显(图1),并有与其相联系的动静脉高度扩张迂曲,诊断已无困难。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可能为外胚叶发育不全,或起源于中胚叶。但有些器官的病变呈静息或隐匿状态,临床无症状及体征,以致难以发现。其遗传外显率不完全或表现度有变异,使临床所见极不一致,往往同一家族的发病者中表现不一,家族成员间以及与先证者之间病变部位亦可各异,有的仅有颅内或其他器官病变而无视网膜血管病,亦有与之相反者。因此眼科医生还必须认识到颅内病变的症状与体征,往往在出现于视网膜血管瘤10年之后。所以vonHippel病很可能是vonHippel-Lindau病的早期表现。
(二)发病机制
尚不清楚。

检查

1.遗传学检查及基因学检查。
2.病理学检查由于先天性的中胚叶畸形,血管发育异常,肿瘤由成血管细胞增生而成。血管间有网状血管内皮细胞。因含有吞噬的脂质而形成假性黄色瘤细胞。局部视网膜胶质细胞增生明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对本病诊断非常重要。动脉期即可见到瘤体内迅速充盈的荧光,在此同时,与之相连的静脉亦出现明显层流。后期血管瘤体及其周围荧光素渗漏而成强荧光团块(图2)。

鉴别

本病应与蔓状血管瘤鉴别,后者有粗大迂曲且形成藤蔓样纠缠在一起的血管,但无血管瘤及黄白色脂质沉着物。有时本病也可能与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相混淆,后者多位于眼底后极部视盘周围,呈杏黄色或橘红色隆起,其表面或边缘有色素沉着,视网膜血管无异常,与本病不同。


并发症

可并发视网膜脱离、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
1.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为临床常见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2,多数为30岁以上成年人,10岁以下的儿童少见,左右眼之间差异,双眼发病率约为患者总数的15%。好发于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
2.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3.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

治疗

治疗
1.光凝准确定位后,对中、小、扁平的血管瘤光凝效果最好,可同时光凝供养及引流的动脉和静脉,光凝后其周围组织损伤小。有报道对较大的血管瘤,采用多次小剂量激光光凝瘤体表面,亦获成功。
2.冷凝已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时,冷凝效果较好。
3.透热电凝术与视网膜脱离的透热电凝术相似,即于血管瘤相应的巩膜表面做透热电凝术,致使血管瘤萎缩而成瘢痕。

预防

1、禁酒。
2、选用去脂牛奶或酸奶。
3、每天吃的鸡蛋黄不超过2个。
4、忌用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超过20g。
5、不吃动物内脏、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
6、忌煎炸食品。
7、不吃巧克力。
8、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和面筋。
9、每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500g。
10、每天摄入盐量以5—6g为限。
11、吃水果后要减少主食的量,日吃一个苹果,就应该减少主食50克。
12、山药、白薯、芋头土豆等,要与主食米、面粉调换吃,总量应限制。

相关疾病

白内障 青光眼 葡萄膜炎 脉络膜血管瘤 水肿 黄色瘤 血管母细胞瘤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