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淋巴样息肉(lymphoidpolyps),实际上不是息肉而是结肠黏膜的局限性突起,由于黏膜下淋巴样组织增生引起,可能为对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在末端回肠黏膜下集合淋巴结增大增多,X线下钡剂灌肠或内窥镜检查时,均可见类似息肉样变,因此常与真正息肉混淆。为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
最新文章
症状
主要症状为慢性失血性贫血,偶有腹痛。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个别病人可发生急性大量血便。部分病人可无症状而在检查时发现。可行X线钡餐、钡灌肠及活体组织检查以确诊。要与白血病侵犯肠壁(末梢血象及骨髓象不正常)、家族性息肉病相鉴别。根据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确诊。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尚不明确,其淋巴结样增生,有人认为系对病毒、消炎药或感染的过敏性非特异性反应。
(二)发病机制
淋巴样息肉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回肠末端和结肠远端、由于淋巴组织增生或淋巴细胞集聚,使肠黏膜突出成结节状,结节平均为1~5mm直径,在其中央突出处,由于溃疡可凹陷,故X线气钡双重灌肠造影显示均匀的、中央凹陷充满钡剂的龛影,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此点可与幼年息肉、多发性腺瘤样息肉鉴别。组织学检查证实肠黏膜是正常的,突出处是黏膜下淋巴结和增大的淋巴滤泡。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见到正常肠黏膜上有分布均匀的小突起,有的顶点有溃疡,没有蒂形成,由于溃疡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检查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可发现血红蛋白减少和红细胞数量减少;大便常规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其他检查均正常。
1.X线钡餐、双重气钡灌肠造影显示均匀的充盈缺损和中央凹陷充满钡剂的龛影,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此点有别于幼年息肉和多发性腺瘤样息肉病。
2.内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见到正常黏膜上有分布均匀的小突起,有的顶点有溃疡,没有蒂形成。3.活体组织检查为正常黏膜,黏膜下为淋巴组织增生。
鉴别
1.白血病肠壁侵犯有白血病的其他表现,如贫血、出血、感染、肝脾肿大,及外周血可见幼稚细胞。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
2.其他另应注意与家族性息肉及多发性腺样瘤息肉鉴别。
并发症
并发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指你的红细胞中的含铁血黄素低,所以低色素,同时细胞体积小,所以称为小细胞性。
这种贫血大多数由于缺铁引起,所以要消除病因,补充铁剂。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包括:
(1)缺铁性贫血:是指各种原因使体内贮存铁消耗怠尽,红细胞的成熟受到影响的贫血。
(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主要是重型β地中海贫血、轻型β地中海贫血、HbH病。它们常有家族史。
(3)铁粒幼细胞贫血:包括多种原因引起的低色素性贫血。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伴有红细胞无效生成是此类贫血发生的共同机理。
(4)转铁蛋白缺乏症:亦称无转铁蛋白血症,是指由于遗传上的缺陷,在患者的血浆中缺少或缺乏转铁蛋白。肝、脾、胰腺中有大量铁的贮积,而骨髓中无可利用的铁以合成血红蛋白。这种病非常罕见。
(5)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和肺肾出血综合征: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种罕见的铁代谢异常疾病,其特点为广泛的肺毛细血管出血,肺泡中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同时伴有缺铁性贫血。
(6)慢性感染性贫血和其它:慢性感染性贫血,血清铁虽然降低,但总铁结合力不会增加或有降低,故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稍增加。血清铁蛋白常有增高。骨髓中铁粒幼细胞数量减少,含铁血黄素颗粒明显增多。其它如铅中毒可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治疗
淋巴样息肉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回肠末端和结肠远端、由于淋巴组织增生或淋巴细胞集聚,使肠黏膜突出成结节状。由于该病有自行消退的特性,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治疗。或确诊后可给以对症治疗、控制症状,注意患病过程患儿抵抗力下降,应防止感染,并随诊观察,待其症状消退。
预防
预防方法同小儿腹泻病,因本病目前认为与病毒、细菌的感染,与对消炎药的过敏性反应有关,因此应积极预防消化道各种感染性疾病。WHO推荐以下措施预防儿童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即母乳喂养,结合我国多年来消化道感染性疾病防治的经验,针对目前的防治情况,明确规定下列措施为消化道感染性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即提高4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改善个人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正确处理儿童粪便;使用充足的清洁水;粪便无害化处理;应用安全卫生的方法制备家庭食品,尤其是合理卫生地添加辅食;加强食品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和监督。认真做到以上各点,定能有效预防消化道各种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