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

火眼
又名「风热眼」,俗称「火眼」,即急性结膜炎,系感受风热所致。系指双眼红赤疼痛...

别名:急性结膜炎

就诊科室:五官科 眼科 中医科 中医五官科 

医生指导:火眼常见问题 >>

介绍

又名「风热眼」,俗称「火眼」,即急性结膜炎,系感受风热所致。系指双眼红赤疼痛,羞明多泪,发热头痛病证。多发生于夏秋炎热季节。

最新文章

目赤的症状有哪些

目赤肿痛吃什么药最好

明目蒺藜丸的功效

明目蒺藜丸功能主治是什么

明目蒺藜丸怎么样

目赤吃什么药比较好

清心明目上清丸怎么样

风热火眼是什么意思

明目蒺藜丸治疗效果怎么样

明目上清片怎么样

更多文章>>

症状

一般发病3天左右症状达到高潮,5~6天以后开始减退,1~2周复原。身上应备有手帕,而且要常常清洗。
其主要症状是两眼刺痛,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晨起上下睑被粘着,不易睁眼,结膜充血,严重者来势较猛,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病因

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可见到,后两种细菌平常可寄生于结膜囊内,不引起结炎,但在其他结膜病变及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时有时也可引起急性结膜炎(火眼)的发作,细菌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直接接触结膜,在公共场所,集体单位如幼儿园,学校及家庭中迅速蔓延,导致流行,特别是在春秋二季。

检查

一般病程晚期细菌学检查阳性率较低。根据临床表现、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等检查,可以诊断。结膜刮片和分泌物涂片通过Gram和Gimsa染色,可在显微镜下发现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和细菌。为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对于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者、结膜炎严重的儿童和婴儿,以及治疗无效者,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有全身症状的还应进行血培养。

鉴别

慢性结膜炎是一种眼的慢性炎症,过敏和环境因素是觉病因,病程可达数周或数月,治疗措施包括减轻症状和避开可能引起的因素二个方面。
急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多因细菌、病毒引起,发病较急,病程短,患了急性结膜炎,您应勤洗眼、洗手,也可滴眼水,或冷敷。

并发症

并发眼充血,畏光流泪

眼充血:球结膜和巩膜组织的血管在某种情况下出现扩张充血、淤血或出血时,即可呈现眼白发红。由于眼部各部分组织的血供来源不同,其表现的眼睛充血形态也不一样,而反应的病变部位也不尽相同。因此眼睛充血是许多眼病所共有的常见症状。

畏光流泪:指在普通的光度下也会觉得不适,睁不开眼睛,眼睛疼,很害怕见光,尤其是阳光的刺激,会让眼睛疼痛并且不停流泪,多见于角膜炎,前葡萄膜炎,结膜炎,青光眼,眼部异物等。

治疗

中医验方:
(1)菊花15克、鱼腥草30克、水煎2次,先熏眼后服,每日1剂。
(2)地胆头、珍珠草、旱莲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蒲公英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鲜姜1块、黄连1.5克,将生姜挖一小孔,把黄连放入孔中,置火内煨热后贴于太阳穴上。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眼病,此病相当于中医所说的“天行赤眼”、“暴发火眼”、“风热眼”等,指因外感风热毒邪,而来势急骤的眼病。
(5)生姜适量,切片,贴于眼周皮上即愈。本方主治火眼,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眼赤生疮肿痛也有效,但破溃者禁用。
民间偏方:
(1)板兰根注射液,点眼,每次3滴,每日4次。
(2)人乳各20毫升、黄连2.5克、隔水蒸、过滤点眼,每日4次。
(3)每天晨起用隔夜茶叶汁洗眼数次,对消除结膜炎有显著效果。
(4)活地龙(蚯蚓)4条,洗净,放干净碗内,加白糖10克、待蚯蚓溶成水后,用其点眼,每次2-3滴,每日4次。
(5)仙人掌适量,将其切成片,外贴患眼周围。
饮食调理:
(1)黑木耳10克、豆腐30克、红糖适量、麻油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2)绿豆30克、杭菊花12克、桑叶12克、水煎2次,取汁加白糖15克,调匀饮服,每日1剂,连服1周。
(3)黄花菜、马齿苋、菊花脑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剂,连服1周。

预防

由于本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造成广泛流行,故应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眼的卫生。家中有红眼病人时,洗漱用具必须严格分开。督促病人按医嘱要求按时点滴抗生素眼药水。一般可用加替沙星滴眼液,鱼腥草滴眼液,每隔半小时滴一次。睡前可用消炎眼药膏涂眼,以保持较长药效。滴眼药前应先洗净手。

眼分泌物较多者,可用生理盐水或0.3%的硼酸水冲洗眼结膜,一天2-3次。

惧光者可戴有色眼镜,但不要包封患眼。有发烧耳前淋巴结肿大者,静脉滴注抗生素类液体。口服清热解毒类中草药颗粒。

相关疾病

头痛 结膜炎 疼痛 水肿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