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赤脉传睛是因心火上炎,或阴虚火旺所致。以眦部生长赤脉,横侵白睛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本病与心关系最为密切。因喜怒失常,肝郁化火,或喜食煎炒,脾胃积热,火积于心,心火克金,结于两眦及白睛。属心经实热证。因劳瞻竭视,或思虑过度,或房事不节,或睡眠不足,均可致精血暗耗,心阴亏损,阴虚阳亢,虚火上浮灼于目眦而发病,属心经虚热证。
最新文章
症状
赤脉传睛早期症状有哪些?
赤脉传睛的主要症状:
1.一般多大眦起病,且双眼同病。
2.自觉症状轻微,仅觉眼涩痒不舒,视力不受影响。
3.眦部白睛红赤,有赤脉横生,脉络粗细疏密不等,渐贯气轮。本病与心关系最为密切。因喜怒失常,肝郁化火,或喜食煎炒,脾胃积热,火积于心,心火克金,结于两眦及白睛。属心经实热证。因劳瞻竭视,或思虑过度,或房事不节,或睡眠不足,均可致精血暗耗,心阴亏损,阴虚阳亢,虚火上浮灼于目眦而发病,属心经虚热证。
病因
赤脉传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与心关系最为密切。因喜怒失常,肝郁化火,或喜食煎炒,脾胃积热,火积于心,心火克金,结于两眦及白睛。属心经实热证。因劳瞻竭视,或思虑过度,或房事不节,或睡眠不足,均可致精血暗耗,心阴亏损,阴虚阳亢,虚火上浮灼于目眦而发病,属心经虚热证。
检查
赤脉传睛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来说,就是结膜的感染造成的结膜炎。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1、必要时行结膜上皮刮片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检查细菌、真菌、分离病毒等,并做药物敏感试验。
2、有刺激症状者,用荧光素染色检查角膜。
3、必要时,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4、对慢性结膜炎应询问:有无屈光不正、烟酒过度、睡眠不足或长期暴露于风沙、烟尘等病史。检查附近组织有无慢性炎症,如慢性泪囊炎等。
鉴别
赤脉传睛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须与以下眼疾相鉴别。若从眦部向白睛发生脂膜状胬肉,渐向黑睛生长者,为胬肉攀睛。若眦部睑缘皮肤及白睛红赤,糜烂、起泡为主要症状者,为眦睢赤烂。若赤脉从他处而起,虬蟠卷曲,则为赤丝虬脉,不属本病范围。
并发症
本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临床上除了角膜的损伤之外,严重病例多合并有虹膜睫状体炎。由于虹膜睫状体渗出的白细胞使前房房水混浊,沉着于前房角下部,名叫前房积脓。因其为液体故呈水平面。当头部倾斜时,液体渐向低处改变方向。前房积脓的多少极不一致,轻者仅见一黄色新月形线条在前房下角,重者则充满前房。前房积脓可能完全被吸收(愈稀薄愈容易被吸收)。纤维渗出物可形成结缔组织,产生虹膜周边前或后粘连,甚至使瞳孔闭锁。睫状体受累者角膜后壁有沉着物。
治疗
赤脉传睛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赤脉传睛的辨证论治,
心经实火型
【证见】两眦红赤刺痛,眦部赤脉粗大色红,眵多干结,口苦溺赤,或口舌生疮。舌尖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心泻火,凉血活血。
【方药】
1.主方导赤散加减,处方:参见“胬肉攀睛”主方。
2.中成药黄连上清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
心经虚热型
【证见】两眦干涩微痒不适,眦部赤脉细小稀疏色淡红;常伴心烦少寐,口咽干燥。舌红少津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活血。
【方药】主方补心汤(黄岩《眼科纂要》)加减,处方:党参15克,黄芪12克,生地黄20克,麦冬12克,知母9克,远志9克,连翘9克,桔梗6克,甘草6克,赤芍15克,茺蔚子9克,牡丹皮9克,白蒺藜9克。水煎服,每日1剂。若阴虚火旺明显者,党参改沙参,去黄芪,加黄柏9克。兼干咳少痰者,加桑白皮12克。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9克、冬瓜仁12克。睡眠差者,加夜交藤12克、五味子6克。
预防
由于本病属于接触传染性疾病,故预防措施应针对病因进行,习惯常用温水和肥皂洗手,不与他人共用眼水或眼膏,眼睛红肿时,不宜配戴角膜接触镜,不宜眼部化妆,一旦发现眼部感染,应及时的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必要时应进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减缓后遗症的发生。使用纸巾或一次性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