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变形性肌张力障碍的症状表现

发布时间:2015-05-25 16:37:06

分享

  小儿变形性肌张力障碍属于遗传性的疾病,引起疾病的病因并不明确,经过医学研究考虑与染色体有关系。患上疾病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到了后期症状会增多,患者要了解疾病症状到医院检查,那么患上小儿变形性肌张力障碍疾病后有哪些症状呢?

  遗传性肌张力不全为慢性进行性疾病,各例之间症状的轻重差别很大。起病年龄因遗传型而不同。显性型6~14岁起病(范围1~40岁);隐性型起病年龄平均为10岁,亦见于其他年龄;X连锁遗传型多在25~45岁起病。

  扭转性肌张力不全的早期症状多以某一限局部位的肌张力不全症状开始,表现为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持续性收缩,从而引起运动障碍,并使受累部位固定于特殊的体位或姿势。显性型者,早期多表现为身体中轴肌肉的异常姿势,特别是斜颈,也有的以躯干或骨盆肌的扭曲姿势为主要特征。隐性遗传型者多以一侧下肢的步态异常,或手的姿势异常为首发表现,走路时呈内翻足体位,书写时有困难。

  早期的异常体位或姿势呈间歇性或阵发性,因自主动作而诱发,情绪激动或焦虑时加重,入睡后症状消失。随着病情进展,异常姿势频繁出现,甚至持续发生而不缓解,入睡时也不消失。早期的限局性症状逐渐发展至另一侧,并成为包括躯干和四肢在内的全身性肌张力不全。严重的痉挛性斜颈时头部强力旋转和倾斜;躯干肌受累时有颈向后背,躯干沿脊柱长轴扭转。

  扭转动作是由于主动肌和拮抗肌的持久的、不平衡的收缩所致,久之可致肢体变形,严重地妨碍自主运动。有的病情较轻,进展缓慢或停止进展,可能只有步态异常,或只有痉挛性斜颈,或只有书写痉挛。有时可见口面部肌张力不全,引起言语、发音困难,吞咽和咀嚼困难。本病时智力发育正常,无惊厥发作,无锥体束征,无感觉障碍。

  文章中的内容就是小儿变形性肌张力障碍的主要症状,婴儿出生后要仔细观察护理,有异常时及时到医院检查,可及早发现疾病并诊断疾病。一旦诊断出疾病就要采取治疗,现在治疗小儿变形性肌张力障碍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