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性角膜炎

水痘性角膜炎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

就诊科室:五官科 眼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儿科 儿科综合 其他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医生指导:水痘性角膜炎常见问题 >>

介绍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分批出现丘疹,迅速变成疱疹并结痂。发疹期或发疹后期部分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损害,称为水痘性角膜炎(varicellakeratitis)。

最新文章

水痘性角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水痘性角膜炎是什么?

水痘性角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水痘性角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水痘性角膜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水痘性角膜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水痘性角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水痘性角膜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水痘性角膜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更多文章>>

症状

水痘角膜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水痘引起的角膜病变一般比较轻微,预后较好,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角膜基质水肿,盘状角膜基质炎和树枝状角膜炎。
1.角膜基质水肿
多于水痘发病后4~5天出现,表现为角膜基质弥漫性轻度或中度水肿,伴有后弹力膜皱褶及少量房水细胞,可引起暂时性视力下降,本症为一过性体征,1周左右自然消失,不遗留角膜混浊和新生血管生长。
2.角膜基质炎
多发生在感染水痘之后1~3个月,单眼发病,因早期角膜体征轻微,且全身表现较突出,故往往为家长所忽略,较年长儿童可主诉眼疼,视物模糊,检查可见角膜中央呈盘状混浊,混浊区角膜增厚,伴后弹力膜皱褶,角膜后壁KP及房水细胞也较常见,其表现与HSV性盘状角膜炎极为相似,二者仅从临床表现很难加以鉴别,水痘性盘状角膜炎往往合并有树枝状角膜炎,且常常是先有盘状角膜炎后有树枝状角膜炎,而HSV性盘状角膜炎,往往先有树枝状角膜炎,后才发生盘状角膜炎,因此考虑前者是VZV感染角膜后,引起的角膜基质的免疫反应。
3.假树枝状角膜炎多发生于感染水痘后3~4个月,临床上此种水痘感染史往往为家长忽略,水痘性树枝状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单孢病毒性角膜炎(HSK)相似。
检查
1.病史
发病前1~8个月有感染水痘的病史,尤其是儿童患者。
2.角膜病变
水痘发病后4~5天出现的一过性角膜水肿,发病1~3个月出现的盘状角膜基质炎以及晚期所出现的假性树枝状角膜炎等所呈现的特征性角膜病变。

病因

水痘角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科,水痘和带状疱疹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的两种疾病,水痘患者多为儿童,为初发感染,带状疱疹则多为成人,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为潜伏感染,病毒的基本结构与疱疹病毒科其他病毒结构相同,本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
(二)发病机制
是下列某一种因素或共同作用的结果:
1.病毒对角膜的直接侵犯。
2.宿主对完整病毒或病毒抗原在角膜内发生炎性反应。
3机体对改变了的自身组织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4.由于角膜知觉减退,眼睑异常及角膜表面泪液膜改变,发生继发性改变。

检查

水痘角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免疫荧光技术可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发现VZV抗原。
2.补体结合试验水痘患者血清抗VZV抗体滴度升高,在其恢复期逐渐下降,至6~12个月,降到仅能检出的水平,用补体结合试验查到高滴度VZV抗体,抗HSV抗体则为阴性,因此可判断为VZV感染所致。
电镜检查:取假性树枝状角膜病变刮片,置于电镜下可发现类似VZV的病。

鉴别

水痘角膜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假树枝状角膜炎多发生于感染水痘后3~4个月,临床上此种水痘感染史往往为家长忽略,水痘性树枝状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单孢病毒性角膜炎(HSK)相似,其主要鉴别点为:水痘性树枝状角膜炎多发生于儿童或婴幼儿,发病前3~4个月多有水痘感染史,而HSV性树枝状角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有感冒发烧史。

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角膜的溃疡穿孔,造成视力障碍,且本病可造成皮肤的水痘感染,可出现下述并发症。

(1)败血症;
(2)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如脓皮病、丹毒、蜂窝织炎等;
(3)血小板减少,带有皮肤、粘膜出血,严重者有内脏出血.包括肾上腺出血,预后不良;
(4)水痘肺炎,儿童不常见,临床症状恢复迅速,X线改变常持续6~12周;
(5)脑炎,可由病毒直接侵犯脑组织或由变态反应所致,前者发生在水痘前1周至水痘后3周,后者发生在水痘后1个月,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呈现小脑症状者如共济失调、眼球震颤、颤抖等较出现惊厥及昏迷等脑症状者,预后为好。存活者中15%有癫痫、智能低下和行为障碍等后遗症。其他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格-巴综合征、横断性脊髓炎、面神经瘫痪、伴暂时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炎和下丘脑综合征等。Reye综合征在水痘后发生者占10%;
(6)脊髓炎、神经根炎及神经炎,偶见横段性脊髓炎;
(7)脑病肝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已证实与水痘病毒有关,多发生在水痘后数日,临床特征是明显脑水肿及肝功能损害,预后差;
(8)喉部损伤可引起水肿,严重者导致呼吸窘迫;
(9)其他,如肺炎、心肌炎、肝炎、肾炎、关节炎等。

治疗

(一)治疗
1.本病有自愈倾向,对于弥漫性角膜水肿及盘状角膜基质炎,局部滴糖皮质激素眼液可加速消退。
2.对树枝状角膜炎,用机械刮除病灶的方法可使病变很快痊愈。抗病毒药物,如碘苷(IDU)、阿糖腺苷(Ara-A)、三氟胸苷(F-3TdR)等,局部应用也有一定疗效。
(二)预后
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预防

1、注射水痘疫苗:医生一般推荐1周岁以上婴幼儿注射水痘疫苗。这种疫苗的缺点是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而且还有10%—30%的儿童不能完全免疫。但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孩子既使感染了水痘,症状也很轻微,有的甚至不出皮疹。所以如果健康状况允许,应该接种水痘疫苗。
2、生活中的预防:(1)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2)学校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3)疾病流行期间健康儿童应尽量不到公共娱乐场所去玩,也不去病儿家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3、远离传染源:学校、幼儿园发现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休息,并采取隔离措施。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对接触病人的易感者观察3周。已与患儿有过接触的孩子,可服用板蓝根冲剂,每天一包,连服3—5天,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1)为预防水痘传染,对患儿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2)主要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偶尔出现于成人及婴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3)只要未继发严重细菌感染,普通型水痘预后良好,愈后局部亦不会留下瘢痕。但是,免疫功能低下,继发严重细菌感染的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播散性水痘肺炎、水痘脑炎等严重病例,病死率可高达5%~25%。水痘脑炎的幸存者还可能会留下精神异常、智力迟钝、癫痫发作等后遗症。

相关疾病

感冒 发烧 眼睑异常 水痘 角膜炎 角膜病 带状疱疹 水肿 角膜基质炎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