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喑

子喑
子喑又名妊娠失音。《素问・奇病论》曰:“人有重身,九月而暗。”子喑多因肺肾阴...

就诊科室:中医科 妇产科 产科 

医生指导:子喑常见问题 >>

介绍

子喑又名妊娠失音。《素问・奇病论》曰:“人有重身,九月而暗。”子喑多因肺肾阴虚等所致。以妊娠晚期出现声音嘶哑,音浊不扬,甚至不能出声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症状

子喑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诊断依据]


1.妊娠晚期出现声音嘶哑,甚则不能出声。


2.必要时可作喉科检查,排除局部病变。搜集整理


[辨证]


1.肺肾阴虚证:妊娠八、九月,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出声,颧红,头晕耳鸣,手心灼热,心烦,或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滋养肺肾。


2.气滞声带证:声音重浊低沉,或不能出声,身体壮实,喉间有痰,咳咯不爽,胸闷不舒,大便不畅,舌苔薄腻,脉弦滑。理气开音。

病因

因妊娠而出现声音嘶哑,多发生在妊娠中后期,一般无须治疗,待分娩后其喑自复。这期间只需注意自我保护,避免过度发音、长时间讲话、高声喊叫等用声不当,绝大多数会在分娩后或者月经过后迅速恢复正常。若分娩后嗓音久久不能恢复,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嗓音恢复有个过程,分娩后时间尚短;

二是孕期未注意嗓音保护,从而加重损伤,以致分娩后恢复较慢;

三是不能排除是否合并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慢性喉炎等其他疾病。

检查

检查时排除:1.肺肾阴虚证:妊娠八、九月,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出声,颧红,头晕耳鸣,手心灼热,心烦,或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2.气滞声带证:声音重浊低沉,或不能出声,身体壮实,喉间有痰,咳咯不爽,胸闷不舒,大便不畅,舌苔薄腻,脉弦滑。
必要时做喉科检查:以排除原发性喉科病导致的一些声音嘶哑等症状。

鉴别

感冒失音:感冒失音主要是上呼吸道粘膜水肿和声带水肿造成的,要少说话,多喝温热开水,不要吃糙辣的食物,几天以后自己就好了。有感受外邪病史,有外感表证可辨。

急性咽炎:急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而疼痛,吞咽唾液时咽痛往往比进食时更为明显;可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侵及喉部,可伴声嘶和咳嗽。




并发症

子喑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妇人重身,九月而喑者,胞之络脉绝也。无治,当十月复。盖因孕至九月,儿体已长,胞系于肾,少阴之脉上系舌本,脉道阻绝不通,故不能言者间有之。十月分娩后而自能言,不必加治。若强以通声开发治之,则误矣。夫喑者,有言无声。经曰不能者,非绝然不语之谓。凡音出于喉咙,发于舌本。因胎气肥大,阻肾上行之经,肾脉入肺,循喉咙,系舌本;喉者肺之部,肺主声音,其人切切私语,心虽有言而人不能听,故曰喑。肺肾子母之脏,故云不必治。若《大全》解作不语则为心病,以心主发声也,与子喑了不相干。若张子和有降心火之说,马元台有补心肾之言,如果肾之脉络绝,则其病不治,岂有产后自复之理乎?故经云胞之络脉绝,此绝字当作阻字解。如富贵之家,及不明医理,必欲强治,惟有浓煎参麦五味饮,空心服地黄丸,助肺肾之气以养胎可耳。切不可谓痰闭心窍,而用化痰开窍通声之药,致误母子之性命也。


治疗

无论什么因素造成的声音嘶哑,其共同点都伴有声带及周围组织的充血、肿痛。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使用缓解声音嘶哑的小偏方。

1.凉拌银耳。先将白木耳洗净泡胀,撕成条块状,再用开水烫过后,用凉开水漂洗,之后加食醋拌着吃,每日1-2次,食量不限,两天后会有好转。

2.冰敷脖颈。用冷水或冰水浸湿毛巾,敷在前颈喉头上,15-20分钟左右,每日2-3次。

3.拌芹菜。把芹菜洗净,切后,烫过加醋拌吃,每次一小盘,每日1-2次。

4.闻风油精。将风油精倒在洁净的手帕上数滴,放在鼻孔上吸入,每日3~4次。

5.饮凉茶水。将茶叶23-25g用开水冲一大杯浓茶水,冷却后饮即可。




预防

要注意均衡饮食,不要偏食。饮食尽可能广泛多样化。多吃高蛋白优质蛋白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不要接触有毒物质和辐射源,否则可能导致胎儿畸形。一定要戒烟酒,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增加胎儿畸形或智力发育缺陷的危险性。少吃辛辣食物,否则可致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喝咖啡和茶,防止感冒等。保护好嗓子。

相关疾病

头晕 感冒 分娩 耳鸣 

目录

  • 介绍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