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卵巢绒癌

原发性卵巢绒癌
原发性卵巢绒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卵巢肿瘤。卵巢绒癌可分为妊娠性和非妊娠性绒...

别名:卵巢非妊娠性绒癌,原发性卵巢绒毛膜癌

就诊科室:妇产科 妇科 肿瘤科 放疗科 

医生指导:原发性卵巢绒癌常见问题 >>

介绍

原发性卵巢绒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卵巢肿瘤。卵巢绒癌可分为妊娠性和非妊娠性绒癌。妊娠性绒癌一般不合并其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最新文章

绒毛膜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原发性卵巢绒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检查原发性卵巢绒癌的方法有哪些

原发性卵巢绒癌的症状有哪些

原发性卵巢绒癌是什么?

原发性卵巢绒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原发性卵巢绒癌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原发性卵巢绒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发性卵巢绒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原发性卵巢绒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更多文章>>

症状

1.腹部表现腹痛、腹块是最常见的症状。Axe曾报道6例全部主诉腹痛,北京协和医院8例中6例主诉腹痛。腹痛可能由于肿瘤出血、坏死所致,也有急腹痛由于肿瘤破裂所致。
2.不规则阴道出血Axe曾报道6例中4例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北京协和医院8例中5例有不规则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因为卵巢绒癌分泌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常伴有功能性间质即间质黄素化所致,子宫内膜可有蜕膜性反应。
3.发热可达38~39℃,发热可能由于肿瘤出血、坏死或感染所致。北京协和医院8例中有3例表现有发热。
4.性早熟发生在青春期前者可表现为性早熟。Axe和北京协和医院报道各有1例性早熟患者。
5.盆腔检查可发现盆腔或腹部包块,大小不一。Axe曾报道包块范围4~25cm,北京协和医院报道10~15cm。囊实包块常伴有血性腹水。Axe及北京协和医院各有3例血性腹水。
原发性卵巢绒癌在临床表现方面具有一些特点,如发病年龄轻,尤其是发生在青春期前的女性。盆腔包块增长速度快,伴腹痛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易产生腹水,伴发热,应首先考虑为生殖细胞肿瘤,特别是血清HCG放射免疫实验测定,滴定度升高幅度大。应考虑绒癌的诊断。为区别单纯型或混合型卵巢绒癌,可同时测定血清AFP,如AFP也有升高者,应考虑混合有卵黄囊瘤成分,其他也可混合有未成熟畸胎瘤或无性细胞瘤。肝、脾、肾及盆腔B超、头颅及盆腔CT、肺X线检查或CT,可了解有无其他脏器转移,如肺、肝、脾、肾、脑以及腹膜后淋巴转移。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原发性卵巢绒癌是由卵巢生殖细胞中的多潜能细胞向胚外结构(滋养细胞或卵黄囊等)发展而来。妊娠性绒癌是妊娠滋养细胞发生恶变所致,卵巢妊娠性绒癌大部分由子宫、输卵管妊娠性绒癌转移而来,极少来自卵巢妊娠。
(二)发病机制
原发性卵巢绒癌的特点:肿瘤多为单侧性,右侧较左侧多见。肿瘤直径8~30cm,为有包膜、实性、质软而脆易碎的出血性肿物。多为棕红色,有广泛出血、坏死,常常在肿瘤边缘找到少量存活的瘤组织。形态与子宫绒癌相同,如为混合型可出现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的形态。
1.镜下有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混合构成的条索或网状结构,合体滋养细胞可分泌HCG。镜下形态亦同子宫绒癌,由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构成。因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特别是胚胎性癌常有不等量的合体细胞,诊断必须同时具备两种滋养细胞。
2.绒癌典型的肿瘤体积较大,单侧,实性,质软,出血、坏死明显。形态同子宫绒癌。如为混合性,则大体上可出现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的形态。
3.转移主要为血行转移至全身器官,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其次是肝、脑、肾、胃肠和盆腔脏器,非妊娠性绒癌的淋巴转移要较妊娠性绒癌多见。

检查

1.肿瘤标志物检查。
2.激素水平检查血或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滴度升高。Axe曾报道的6
例中5例HCG(+)。北京协和医院8例中2例尿HCG(+),另6例血HCG为2500~81400mU/ml。HCG是由合体滋养细胞产生的。AFP(甲胎蛋白)升高只有在混合有卵黄囊瘤时才为阳性。
1.B超可显示肝脏实性占位的转移瘤。北京协和医院有1例因肿瘤大而导致肾盂扩张,B超显示有肾积水
2.X线检查有肺转移时胸片可显示阴影,北京协和医院8例中有5例肺转移。
3.CT检查头颅CT可显示有无脑转移,腹部CT可显示肝脏实性占位病变。
4.腹腔镜检查。
5.组织病理学检查。

鉴别

年龄对鉴别妊娠性和非妊娠性卵巢绒癌有关,发生在青春期前者可肯定地诊断为非妊娠性绒癌。但如为生育年龄的妇女,常常难以与妊娠性绒癌区别。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遗传多态性现象,从肿瘤DNA分析来鉴别妊娠性和非妊娠性绒癌。

并发症

由于肿瘤生长快,大量消耗致使患者极度衰弱而较早出现恶病质。恶病质(cachexi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kakos”和“hexis”,字面意思是“恶劣的状况”。它可见于多种疾病,包括肿瘤、AIDS、严重创伤、手术后、吸收不良及严重的败血症等,其中以肿瘤伴发的恶病质最为常见,称为肿瘤恶病质。它是肿瘤通过各种途径使机体代谢发生改变,使机体不能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肿瘤从人体固有的脂肪、蛋白质夺取营养构建自身,故机体失去了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由脂肪蛋白质分解而形成)。体内氧化过程减弱,氧化不全产物堆积,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以浪费型代谢为主的状态,热量不足,进而引起食欲不振,只能进少量饮食或根本不能进食,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只剩下骨头架子,形如骷髅,贫血,无力,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极度痛苦,全身衰竭等综合征。

治疗

原发性卵巢绒癌西医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与其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一样,卵巢原发性绒癌也应以手术及化疗的综合治疗。因卵巢绒癌多发生于青春期前幼女或年轻妇女,并以单侧多见,近年来PVB(长春新碱、博来霉素、顺铂)等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明显,卵巢绒癌的预后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故多数情况下对未婚的病人,如子宫和对侧卵巢无转移可采用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切除患侧附件及病灶,切除大网膜及腹膜后淋巴结。
2.化疗原发性绒癌是血运转移恶性度很高的肿瘤,过去认为预后极差,但近年以手术治疗配合积极而强有力的化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化疗方案可为单一药物及联合化疗,目前多数采用联合化疗。Axe曾报道的6例中4例术后加用化疗,2例单纯手术未加用化疗,4例化疗中2例为甲氨蝶呤(MTX)单一化疗,2例采用联合化疗:甲氨蝶呤(MTX)、硫酸长春碱(VLB)、放线菌素D(KSM,actinomycinD)、博来霉素(BLE)、顺铂(DDP)、环磷酰胺(CTX,cytoxan)。按FIGO分期法6例均为Ⅰ、Ⅱ期的早期病例,其中5例随诊5年以上仅1例死亡(Ⅱ期病例术后未行化疗),4例无瘤生存达8~19年,另1例无瘤生存9个月,其存活率达83%。北京协和医院的8例中5例为初治病例,2例为外院治疗后复发而转入,1例为外院行一侧附件切除后即转入本院;5例为单纯型,3例为混合型,混合有未成熟畸胎瘤、胚胎癌和无性细胞瘤;8例中6例均为Ⅳ期病例,1例Ⅱ期病例肿瘤切除后经PVB化疗4个疗程,于3个月内血HCG受体由81140mU/ml下降至正常,并无瘤生存至今已5年;1例为Ⅰ期病人作一侧附件切除术后行EMA-CO治疗11个疗程1年多,第1个疗程后HCG即下降至正常至今,并无瘤生存已3年。另1例复发病例经PVB3个疗程病情仍进展未能控制,其余4例Ⅳ期3例在短期内(100ml/h,给顺铂(DDP)前大量水化以减少肾毒性。
(3)PVE方案:即顺铂(DDP)、长春新碱(VAC)、依托泊苷(VP-16)。用法:顺铂(DDP)20mg/m2静脉滴注,1次/d,共5天;长春新碱(VCR)1~1.5mg/?静脉入壶,第1、2天;依托泊苷(VP-16)100mg/?静脉滴注,1次/d,共5天。
注意事项:记出入量,化疗期间尿量应>1500ml/d;化疗期间复查血、尿常规,注意血象。

预防

若是你细心并对自己的身体很在意是可以及时发现卵巢癌亮出的"黄牌"的.
月经过少或闭经
多数卵巢癌病人月经无变化.若卵巢发生恶性变化或者双侧卵巢均被癌组织破坏,患者全身状态欠佳,可出现月经过少或闭经.
腹胀
腹胀堪称是卵巢癌一个红色"信号",常在未触及下腹部肿块前即可发生.究其原因在与肿瘤本身压迫并在腹腔内牵及周围韧带所致.加之少数患者有或多或少的腹水发生使患者常有腹胀感.因此有不明原因腹胀的妇女(尤其在更年期)应及时做妇科检查.
腹痛腰痛
卵巢癌侵润周围组织或者与邻近组织发生粘连压迫神经可引起腹痛、?痛,其性质由隐隐作痛到钝痛甚至较剧烈的疼痛.
下肢及外阴部水肿
卵巢癌在盆腔长大固定并可压迫盆腔静脉或影响淋巴回流,天长日久使患者出观下肢、外阴部水肿.此时应想到卵巢癌"作祟"的可能.
性激素紊乱
卵巢癌的病理类型复杂多变,有些肿瘤可分泌雌激素,雌激素产生过多可引起不同年龄女子性早熟月经失调绝经后阴道流血(俗称倒开花).如为睾丸母细胞癌可产生过多雄激素使女子出现男性化征象.对与这些稀奇古怪的现象人们要"顺藤摸瓜"找出在背后闹事的罪魁祸首.
不明原因的消瘦
由与卵巢癌逐渐长大机械压迫胃肠道可引起患者食量减少及消化不良.除此之外癌细胞贪得无厌大量消耗人体养料,使患者日益消瘦,贫血乏力,面色无华.
预后
卵巢绒癌的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北京协和医院8例患者中3例为外院手术后复发转来。行患侧附件切除的6例中,其中1例术后进行化疗17个疗程,2年半后因复发肺转移再次手术,行右下肺切除并子宫及对侧附件切除,病理显示子宫及双侧附件无病变,右下肺为绒癌。

相关疾病

消化不良 腹痛 性早熟 贫血 畸胎瘤 肾积水 卵巢肿瘤 月经失调 卵巢癌 闭经 妇科检查 输卵管妊娠 卵巢妊娠 腰痛 疼痛 腹部肿块 腹水 腹胀 水肿 绝经 盆腔炎性肿块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