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是溶血性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外阴皮下或深部疏松结缔...

别名: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症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妇产科 妇科 中医科 

医生指导: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常见问题 >>

介绍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是溶血性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外阴皮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后发生的急性、化脓性、弥漫性炎症。发病后迅速向四周扩散,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本病有时也可因厌氧菌感染或化学物质刺激等引发。

最新文章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的发病原因有哪...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是什么?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是由什么原因引...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容易与哪些疾病...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应该如何预防?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有哪些表现及如...

更多文章>>

症状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特点是初起为局部红色弥漫性浸润性斑块,境界不清。病变不易局限化、迅速扩散、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病变局部红、肿、热、剧痛。红肿处皮肤有坚实感,压之凹陷,严重者表面可发生水疱或因肿胀影响血液循环呈暗红色缺血性坏死。常有寒战、发热、周围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甚至发生败血症。以后组织逐渐软化而出现波动,破溃后流脓而形成溃疡,经2周左右结痂而愈。慢性蜂窝织炎常呈板样硬化,潮红、灼热及色素沉着,疼痛不明显,可见皮肤呈硬化萎缩改变类似硬皮病,又称硬结性蜂窝织炎。如果为病变中央深部的蜂窝织炎,局部红肿则不明显,只有局部水肿和深部压痛,并且疼痛较轻,压迫局部,有捻发音。但此时病情较为严重,有高热、寒战、头痛、全身乏力、白细胞计数升高。蜂窝组织和筋膜有进行性坏死时,脓液有恶臭。
根据病人局部弥漫性红、肿、热、痛,边界不清,中心软化,破溃后流脓等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个别由产气菌(如大肠埃希杆菌、厌氧杆菌、厌氧链球菌等)所引起者,皮下可有捻发感。有的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周围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病因

(一)发病原因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炎症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引起:细菌从皮肤破损处侵入,也可从局部的化脓性病灶向四周扩散或由淋巴及血行感染所致。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少数是金葡菌,也可由厌氧性或腐败性细菌引起。化学物质刺激(如药物注射不当)或异物继发感染也可导致本病。
(二)发病机制急性蜂窝织炎的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皮肤和皮下组织广泛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改变,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病变处血管和淋巴管扩张,有时可见到血栓形成。毛囊、皮脂腺、汗腺均遭破坏。病变后期可形成肉芽肿。病变中心区由于炎症肿胀,皮下张力增高,血液循环障碍,可引起病变处皮肤化脓坏死。严重者可致败血症

检查

根据病人局部弥漫性红、肿、热、痛,边界不清,中心软化,破溃后流脓等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个别由产气菌(如大肠埃希杆菌、厌氧杆菌、厌氧链球菌等)所引起者,皮下可有捻发感。有的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周围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鉴别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是溶血性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外阴皮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后发生的急性、化脓性、弥漫性炎症。发病后迅速向四周扩散,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应与丹毒鉴别,丹毒为边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病损较浅,不化脓。

并发症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严重者表面可发生水疱或因局部肿胀影响其血液循环,呈暗红色缺血性坏死。常伴有寒战、发热、周围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甚至发生败血症。并发尿道炎症、阴道炎症。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阴道分泌物检查。

治疗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小的皮肤感染灶和其他部位感染灶,在注射操作中注意严格无菌技术,开放性损伤应积极处理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意义。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中医治疗方法(1)辨证施治:本病为实证、热证、阳证。
①风寒在表化热,治宜解毒散风寒,方选荆防败毒散加减。
②风热化火,治宜散风清热解毒,方选牛黄解毒汤、牛黄解毒片,每次3片,2次/d;连翘败毒丸,每次9g,2次/d,均适用于热毒蕴结及热盛肉腐证。或用普济消毒饮。
③湿热者,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选萆?渗湿汤。
④热毒炽盛者,治宜清火解毒,方选黄连解毒汤。
⑤热邪传里者,治宜清营凉血,方选清营汤。
(2)外治法:红肿显著者,选用茱萸膏、阳和解凝膏,碧玉膏等贴敷患处。
8.卧床休息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局部肿胀疼痛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西医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痛、加强支持疗法,卧床休息以控制病情。
1.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族类抗生素,如青霉素80万~160万U,2次/d,肌内注射;或青霉素800万~1200万U/d,静脉注射;氨苄西林4~6g/d,静脉注射。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0.9~1.2g/d,静脉注射;琥乙红霉素(利菌沙)0.2g,4次/d,口服。疑为有厌氧菌感染时,应给予甲硝唑(灭滴灵)1~2g/d,静脉注射配合治疗。初起抗菌药物用量应足够,以迅速控制感染蔓延。成脓溃破后亦可不使用抗生素。可酌情给予解热止痛药,如索米痛片(去痛片)、复方乙酰水杨酸(复方阿司匹林)等。
2.加强支持疗法多饮水,补充足量维生素:如维生素C,B1及E等。
3.外用药物早期未成脓时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敷以50%鱼石脂软膏。
4.切开引流若药物不能控制,组织肿胀严重,局部张力过高而影响血液循环,表面皮肤变为紫红色时,则应及早切开,减低张力,切除和引流坏死组织。引流切口应足够大,保证充分引流,但不超过正常组织。考虑有产气菌感染或因组织致密、张力较大者,即使脓液不多,也应及早切开进行减压,以控制感染蔓延。疑有厌氧菌感染者也应早期切开。术后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
5.穿刺吸脓对脓腔较小而深在者,可用粗针穿刺脓腔,吸净脓液,并以抗生素溶液冲洗脓腔,隔天1次。
6.局部理疗急性蜂窝织炎初起,可用红外线或紫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控制炎症发展,也可减轻局部症状。

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小的皮肤感染灶和其他部位感染灶,在注射操作中注意严格无菌技术,开放性损伤应积极处理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意义。

2.该病常用的药物:维生素B1头孢氨苄阿奇霉素。3.预后:治疗彻底无不良预后,有的病变反复发作致复发性蜂窝织炎。

相关疾病

头痛 硬皮病 败血症 急性蜂窝织炎 性病 丹毒 疼痛 水肿 肿胀 血栓形成 缺血性坏死 厌氧菌感染 急性蜂窝组织炎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