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中老年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多形性肉瘤,大多见于...

别名:外阴恶化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黄色肉瘤

就诊科室:肿瘤科 妇产科 妇科 

医生指导: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常见问题 >>

介绍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中老年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多形性肉瘤,大多见于老年人肢体,原发于外阴的罕见。有的病例以前诊断为多形性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或横纹肌肉瘤,现在均属于本病。肿瘤大小,特别是肿瘤深度,与存活率关系很大。

最新文章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什么?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由什么原...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有哪些表现...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应该做哪些...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容易与哪些...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以并发哪...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应该如何预防?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治疗前的注...

更多文章>>

症状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见于大阴唇。多数表现为无痛性、活动的皮下肿块,亦可表现为迅速生长的突出的巨大块物,大小为(2×2.5)cm~(12×5)cm。可伴表面皮肤溃疡。可分为2型,即浅在型与深在型,浅在型虽然可达筋膜,但多限于皮下组织,极少数也能侵犯浅表皮肤而发生破溃。深在肿瘤或者完全位于肌肉内,或者从皮下组织通过筋膜进入肌肉。深在肿瘤比浅在者多1倍。深在者4年存活率明显减少,两者分别为40%及65%。除局部淋巴结转移外,肺转移也多见,为死亡的常见原因。肿瘤通常相当大。因其境界不清,故认为即使切除大小已足够,但仍有近半数出现复发。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及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病因

(一)发病原因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起源于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二)发病机制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肿块,边界尚清楚,无真正包膜,向周围浸润生长。切面灰白、灰红色或灰黄色,伴出血、坏死、黏液或囊性变。
镜检肿瘤浸润性强,常侵犯周围脂肪、筋膜、肌肉和腺周组织。细胞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成分是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组织细胞样细胞,另外可见不同分化的间叶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等,伴有数量不等的单核和多核巨细胞、黄色瘤细胞、泡沫细胞和各种炎细胞。各种瘤细胞的核和胞浆变异很大,奇形怪状,核分裂象多见,有些区域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排列成车辐状或席纹状,偶尔排列成束或弥漫分布。主要有车辐状-多形性型、巨细胞型、黏液样型、炎性型和血管瘤样型等。

检查

组化和免疫组化:α1抗胰酶蛋白和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的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阳性。免疫组化无特异性标志物,大多数Vimentin、AACT、CD68、Lysozyme阳性,部分Desmin阳性,而S-100阴性。

组织病理:此瘤为具有多形性的高度细胞性肿瘤,有些细胞有伸长成梭形的胞核,排列成交织漩涡样方式,胞质极少。因此,这些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其间可见少量胶原。另一些细胞呈多角形,有不规则形核和多量嗜酸性或空泡化胞浆。此种细胞呈组织细胞样。其中有些细胞,由于储有脂质,空泡化很明显,呈泡沫细胞样。此外,尚见呈奇异、大而染色深的多核巨细胞。核丝分裂象常见,有些呈非典型性。细胞Vimentin染色阳性。
此瘤有多种亚型:黏液样、炎症性,血管瘤样和巨细胞性。
1.黏液样亚型细胞相对少的大片区域见宽的间隙,梭形和星状细胞位于富有酸性黏多糖的基质内。
2.炎症性亚型
可见弥漫性致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无组织坏死伴发。在有些炎症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可见如像在纤维黄色肉瘤中所见到的许多泡沫细胞和含脂质的奇异巨细胞。
3.血管瘤样亚型囊肿样间隙内有大片出血区,附近血管性间隙显著。
4.巨细胞亚型除多形性恶性型巨细胞外,尚见有胞浆丰富和胞核大小一致的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鉴别

病理上应与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区别,后者病变较小,起源于真皮,无向深部组织侵袭的趋势。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常见涡纹状结构,而在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则无此现象。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atypicalfibroxanthoma)较常见,为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相关的低度恶性肿瘤。二者组织学上相似,但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较小,位置较浅,因而预后较好。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白人,但也可发生于年轻人。

并发症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发症病灶感染、偶有外阴和阴道同时累及者。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其他器官受压的症状。

治疗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前:应该对该病症状和相关的禁忌进行详细的了解等。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西医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易经血道和淋巴转移,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明显相关。较深的病变应要广泛切除,否则容易复发转移。手术应行根治性的外阴切除术和局部病灶广泛切除术。对局限于皮下组织、未累及筋膜、低度恶性的患者可先行局部病灶广泛切除加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手术,如淋巴结均无转移则无需进一步更彻底手术。
2.药物化疗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化疗的特异性不强,常用药物有多柔比星(阿霉素)、异环磷酰胺、达卡巴嗪(氮烯咪胺)、环磷酰胺和长春新碱等。Belal等(2002)提出对高度恶性的患者,可先用多柔比星(阿霉素)加顺铂或用包含高剂量甲氨蝶呤的新辅助化疗来减少肿块体积,消除亚临床转移,增加局部控制率和手术完全切除率。

预防

1.特别提示:定期体检并做好肿瘤病人的三级预防。
2.流行病学: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很少见。多见于30~79岁的妇女,中位年龄49岁。偶见17岁青年发病。
3.预后:当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局限于皮下组织时转移率约为9%。2年生存率报道约为60%,5年和10年生存率为50%和43%。2年内复发率为44%,转移率42%。

相关疾病

血管瘤 横纹肌肉瘤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 软组织肉瘤 脂肪肉瘤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