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两性母细胞瘤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
两性母细胞瘤(gynandroblastoma)是卵巢良性肿瘤。至今国内外仅...

别名:卵巢两性胚细胞瘤

就诊科室:妇产科 妇科 

医生指导:卵巢两性母细胞瘤常见问题 >>

介绍

两性母细胞瘤(gynandroblastoma)是卵巢良性肿瘤。至今国内外仅有数十例个案报道。虽然在病理形态方面有比较明确的诊断标准,但因其数量太少,对此瘤的生物学行为尚不十分清楚。

最新文章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是什么?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应该如何预防?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

更多文章>>

症状

1.盆腔包块两性母细胞瘤多发生于单侧卵巢,平均直径6cm以下,通过仔细的盆腔检查及B超等辅助检查,大多数附件区实性占位性病变可以被发现。但是McCluggage等(1996)报道的一例肿瘤重1490g,体积达21cm×14cm×10cm。
2.内分泌变化由于肿瘤由颗粒-泡膜成分和支持-间质成分组成,瘤细胞可以分泌雌激素,亦可以分泌雄激素,因此临床上出现内分泌变化的多种表现。
(1)雌激素影响:可以出现月经过多绝经后出血等临床症状,以及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增生性病理改变。
(2)雄激素影响:闭经、乳腺萎缩、多毛、声音低哑、阴蒂肥大等男性化症状,会在部分患者出现。
(3)亦有男、女性症状均存在或先后出现症状者。
由于肿瘤十分罕见,临床上出现的内分泌紊乱症状较难以与其他类型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加以鉴别,术前诊断十分困难。
病理诊断的要点是:肿瘤组织内必须同时含有支持间质细胞成分和颗粒-泡膜细胞成分时,才能被确诊。其中的颗粒细胞成分主要为成人型颗粒细胞瘤,鲜为幼年型颗粒细胞瘤。McCluggage曾报道的1例不仅体积大,在肿瘤构成上突出的为幼年型颗粒细胞瘤成分,还有异源性肠上皮腺体,这在以往的文献中是未被报道的。
血清中抑制素(inhibin)及MIC2抗体的出现,均可提示成人型或幼年型颗粒细胞瘤的存在,对术前分析、诊断或许是有益的启示。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的病因尚不明了。
(二)发病机制
1.大体检查大多为单侧,直径6~20cm,大多在6cm以下。卵圆形,有或无包膜,表面光滑。切面灰黄、灰粉或棕色,多为实性,亦可有多房或囊性。
2.显微镜下检查肿瘤含有支持细胞、间质细胞以及结构清楚的含Call-Exner小体的颗粒细胞、泡膜细胞。这些性索间质成分在肿瘤中相互混杂,而不是相互独立的成分。

检查

1.腹水细胞学检查下腹髂窝穿刺,如腹水少可经后穹隆穿刺,抽腹水查癌细胞。
2.肿瘤标记物测定
(1)CA125:对诊断卵巢上皮性癌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是浆液性囊腺癌,其次是宫内膜样癌。浆液性囊腺癌的检测阳性率在80%以上,90%以上CA125水平随病情缓解或恶化而消长,因此还可以作为治疗后的监测。晚期卵巢癌阳性率高,但Ⅰ期卵巢恶性肿瘤阳性率仅50%。临床上
CA125≥35U/ml为阳性标准。CA125并非特异性,部分妇科非恶性疾病如急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腹腔结核,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及一些非妇科疾病的CA125值也时有升高。
(2)AFP:对卵巢内胚窦瘤有特异性价值。含内胚窦瘤成分的混合瘤、无性细胞瘤和胚胎瘤,部分未成熟畸胎瘤也可升高。AFP可以作为生殖细胞瘤治疗前后及随访的重要标记物。正常值

鉴别

肿块较大并向腹腔内生长时,可行钡餐造影,应与腹腔内或腹膜后其他肿块鉴别。临床上曾有将异位肾误诊为卵巢肿瘤而行手术探查者,应引起注意。卵巢肿瘤发生扭转时,则须与其他急腹症如阑尾炎、梅克尔憩室炎相鉴别,根据B超、CT以及组织病理学活检即可明确。

并发症

引起性早熟,可发生瘤体和蒂部扭转,发生出血和坏死,可致排尿及排便困难等。由于卵巢肿瘤的压迫,轻度压迫者可使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增强,是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的分泌增多。严重的压迫者可使卵巢萎缩,功能衰退。当发生蒂扭转者会引起腹部的剧痛,属于妇科的急腹症。

治疗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预防:
1、定期检查,注意早期发现、治疗。
2、术后严密随访。
二、术前准备:
1、纠正术前各种并发症。
2、.阴道及肠道准备:
阴道擦洗3天。
术前半流质2天,流质1天,术前3天口服灭滴灵。
3、肿瘤标记物检查:CA125、CEA、AFP、HCG等。
4、肝、胆、脾等进行超声波或CT检查,了解有无占位性病变。
5、进行静脉肾盂造影等泌尿系统检查。
6、钡餐、钡剂灌肠等全面的胃肠检查,观察是否有卵巢转移瘤。
7、一般性术前检查。
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的检查。
8、充分配血。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中医治疗方法
一.验方:
甘草1.5钱,木香、砂仁壳各2钱,郁金、枳壳、白术、灵脂、紫胡、红花、茯苓、鸡内金、杭芍各3钱,鳖甲5钱,丹参、生牡蛎各1两,水煎服。
二.偏方:
1.明雄黄30g。
研细末,分三次服用。
2.大癞蛤蟆皮焙干分15份,小者分10份。
每次1包内服,每日3次,脾区用癞蛤蟆皮贴敷。
3.天麻秦艽元胡吴茱萸柴胡姜黄羚羊角全蝎蜈蚣冰片等。
水煎,局部湿敷,每次20~30分钟,每日1至3次。
4.山慈菇、仙灵脾、鹿角各9克,三棱、枸杞子、党参各10克,茯苓12克,丹参、菊花、夏枯草、石菖蒲、莪术、半枝莲、益母草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5.九节菖蒲芦荟西洋参珍珠海马蜈蚣冬虫夏草。
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2克。
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将药粉装入胶囊,每胶囊装0.5克,每次服2~4粒。
6.益母草夏枯草泽兰叶乌药菟丝子龙骨石韦半枝莲天葵子金银花莲子心川楝子沙参桂枝竹茹山甲珠龟板鳖甲阿胶等。
(1)加减:
恶心加:半夏黄芩生姜。
纳差腹胀:加山楂神曲麦芽。
白带多:加茯苓白术海螵蛸藕节。
赤白带:加海螵蛸茜草土茯苓山栀子。
恶心呕吐:加竹茹陈皮黄连苏叶砂仁。
血小板减少:加生地仙鹤草枸杞子肉苁蓉。
白细胞减少:加A.山茱萸补骨脂仙茅何首乌淫羊霍。B.人参女贞子麦门冬旱莲草丹皮。C.天花粉肉桂甘草。
(2)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西医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状况分别采用患侧附件切除、患侧附件及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及子宫切除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预防

在中国卵巢肿瘤中,常见的为上皮性肿瘤及生殖细胞肿瘤类成熟囊性畸胎瘤,细胞瘤相对远较上述肿瘤少见国外文献报道细胞瘤占卵巢肿瘤的0.8%~9%,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10%;中国学者报道,细胞瘤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44%~1.5%,占卵巢恶性肿瘤的4.3%~7.77%。
成人型细胞瘤大约5%发生于初潮前,30%左右发生于育龄妇女,其余大部分发生于绝经后妇女。
幼年型细胞瘤大约44%发生在出生后至10岁以下,34%发生在10~19岁,19%发生在20~29岁,绝大多数发生在30岁以前。曾有报道12个月女婴发现卵巢幼年型细胞瘤。
预后:卵巢两性母细胞瘤有早期(幼年型)或晚期(成人型)复发的可能。

相关疾病

高血压 畸胎瘤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增生 闭经 性病 血尿 颗粒细胞瘤 绝经 月经过多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