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时有哪些依据呢?

发布时间:2015-06-04 10:50:08

分享

  在临床上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并不高,很多患者不能及时发现疾病,导致病情恶化才就诊,因此,要早发现疾病症状,早做诊断治疗。诊断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有哪些依据呢?

  1.早期症状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早期症状有视物变形、变小、中心暗点以及屈光度的改变(远视持续增加),也是重要的临床表现。边缘部脉络膜黑色素瘤早期可无明显症状,视网膜脱离后,则出现相应的视野缺损。位于上方边缘很特殊的一点,是在病程早期,会合并黄斑部扁平型视网膜脱离。如不扩瞳详细查看周边部眼底,容易误诊。

  2.脉络膜黑色素瘤

  由于脉络膜黑色素瘤多起源于睫状神经,眼底病变可同时合并瞳孔异常(相应部的瞳孔无反应,不易散大或不呈正圆),或在角膜相应部位出现扇形感觉减退区。

  3.巩膜炎

  血流回流障碍或局部肿瘤坏死而引起巩膜炎,表现为局限性巩膜充血。巩膜内外有肉芽组织增生。

  4.眼球疼痛

  疼痛的原因可由继发性青光眼或肿瘤坏死诱发眼炎(葡萄膜炎或眼内炎)所引起,少数则由于肿瘤浸润或压迫睫状神经节所致。

  5.前房或玻璃体出血

  因肿瘤坏死所导致。

  6.眼球突出

  肿瘤向球后蔓延所引起。

  7.巩膜透照试验

  在鉴别诊断上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在炎症病变、黄斑盘状变性,脉络膜转移癌或脉络膜血管瘤,均可透光;而在脉络脉黑色素瘤,一般是不透光的。

  8.B型超声诊断仪扫描

  B型超声波检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屈光介质混浊病例更有帮助。肿瘤表现平滑蘑菇状突出;肿瘤超声波的后面有回声阴性区(声影),脉络膜凹陷。

  9.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1)视网膜血管与肿瘤血管同时出现双重循环。

  (2)早期无荧光显影,晚期荧光增多,显高低荧光混杂的斑驳形态。

  10.同位素32磷吸收试验阳性

  11.CT、磁共振检查

  患者根据文章中介绍的诊断依据,可准确的判断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发现疾病后患者要进行治疗,由于肿瘤属于恶性,患者最好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可分为眼球摘除术、眶内容摘除术两种,患者治疗时必须对症自己的病情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