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平滑肌瘤

结肠平滑肌瘤
结肠平滑肌瘤(leiomyoma of colon)非常少见,国外1966年...

就诊科室:外科 肿瘤科 

医生指导:结肠平滑肌瘤常见问题 >>

介绍

结肠平滑肌瘤(leiomyomaofcolon)非常少见,国外1966年以前报道有37例,国内至1983年报道2例,以后间断有个案报道。

最新文章

结肠平滑肌瘤是什么?

结肠平滑肌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结肠平滑肌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结肠平滑肌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结肠平滑肌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结肠平滑肌瘤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结肠平滑肌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大便习惯改变、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肠梗阻。一般来说,结肠平滑肌瘤常无特异性症状,消化道出血常为间断小量出血,持续时间不等,偶有大出血致休克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肿块受压或由于肿瘤供血不足中心部位缺血坏死及表面溃疡形成所致。腹痛为较常见的症状,常在出血前或肿块发现前即已出现,肿块小于3cm时腹痛症状少见,多数为隐痛或胀痛,部位不确切,可能因瘤体牵拉、压迫邻近组织或部分肠梗阻引起。

结肠平滑肌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常常发生误诊。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一般认为胚原性、慢性刺激和粪便中甲基胆蒽浓度过高。

(二)发病机制

结肠平滑肌瘤发生于肠壁的肌层或黏膜肌层,个别来源于血管肌层,肿瘤多为单发,直径可小至1cm,大至10cm以上,按肿瘤生长方式可分为肠腔内、肠腔外、肠壁内及向腔内腔外同时发展,其中以向腔内生长者居多。Starr等报道浆膜下型65.8%,壁间型15.8%,腔内外型10.5%,黏膜下型7.9%(图1,2)。瘤体可为球形、半球形、部分呈分叶状,周边清楚,无包膜。

检查

结肠镜活检对黏膜下型的平滑肌瘤诊断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对其他类型的病例诊断无太多帮助。

1.X线特征

(1)壁间型常因肿瘤较小而不产生X线征象。

(2)黏膜下型呈肠腔内边缘整齐的圆形充盈缺损,黏膜皱襞因肿瘤向上提拉而变薄,有时充盈缺损出现典型的“脐样中心”的溃疡或深入充盈缺损的窦道。

(3)浆膜下型很小时可无X线征象,较大时可出现肠外软组织肿块影。

(4)腔内外型可造成腔内充盈缺损和腔外压迫的双重征象。

2.超声波及CT检查有助于了解肿块的位置、大小与肠壁的关系及有无囊性变,因而对肿物是炎症性或肿瘤性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鉴别

结肠平滑肌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常常发生误诊。
结肠平滑肌瘤需要与结肠腺瘤、脂肪瘤结肠癌及肠外肿块相鉴别。此外尚需与阑尾脓肿或囊肿鉴别。

1.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大便习惯改变、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肠梗阻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结肠镜活检对黏膜下型的平滑肌瘤诊断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对其他类型的病例诊断无太多帮助。

并发症

1.消化道出血常为间断小量出血,持续时间不等,偶有大出血致休克

2.因肿块压迫而引起肠梗阻腹痛大便习惯改变、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及肠梗阻。一般来说,结肠平滑肌瘤常无特异性症状,消化道出血常为间断小量出血,持续时间不等,偶有大出血致休克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肿块受压或由于肿瘤供血不足中心部位缺血坏死及表面溃疡形成所致。

治疗

1、清淡食物。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手术之后,一定要注意饮食要清淡及易消化、营养合理。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大蒜、洋葱、青蒜、韭菜、啤酒、羊肉等容易产生胀气和臭味,给自己带来不适,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2、注意排便。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日清晨喝一杯凉开水,刺激排便,或者人工肛门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引起排便,适当的体育运动,亦有助于调节排便。

3、饮食习惯。经过长期调查,发现如果患者长期进食,刺激性食物,能够加快病情恶化。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煎炸食物忌用辣椒、生葱、韭菜等;同时,还必须禁忌烟酒,应适当控制脂肪的摄人量,适当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保证大便通畅。

预防

1、勿长期饮用酒精性饮料,戒除烟酒嗜好,勿过度吃腌菜、酸、辛辣刺激性食物,禁吃霉变食物,对患有慢性咽喉炎者更为重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少荤多素,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等。

2、寒冷季节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与湿度,注意空气流通。室温在20℃为宜,夜间睡眠时勿铺盖过多被褥,避免温度过高或过分干燥,造成咽喉部不适。勿顺风睡觉,剧烈劳动后应休息片刻,勿马上冲洗冷水澡。有伤风感冒引起急性咽喉炎者,应多饮热水或姜汤发汗,增加小便排泄。注意大便通畅。及时治疗急性炎症,防止演变成慢性,有慢性病变的器官,比较容易恶变。

相关疾病

消化道出血 腹痛 结肠癌 肠梗阻 脂肪瘤 休克 腹部肿块 脓肿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