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脏器和组织经盆腔底部腹膜缝合裂开处凸入骶前间隙,称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底腹膜疝(peritonealherniaofpelvicfloorcausedbymilesoperation),亦称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底疝(herniaofpelvicfloorcausedbymilesoperation)。临床上少见,多发生在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于腹压增加或抽取止血纱布时肠管脱出。术后晚期则表现为会阴部可复性包块。
最新文章
症状
多发生于术后早期者,在剧烈咳嗽或打喷嚏后,或在抽除用以压迫止血的纱布条后,随着肠襻由盆腔底部腹膜缝合处裂孔疝入骶前间隙,病人出现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腹部膨胀,乙状结肠造口处不排气、不排便等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发生于术后晚期者,主要表现为会阴部可复性包块,站立或用力、咳嗽、排便或屏气时出现,平卧休息后或用手上推包块时消失。
1.病史有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手术史、骶前负压引流史;术后出现咳嗽、喷嚏、尿潴留等易致腹内压增高情况;有手术切口感染或会阴部切口裂开等。
2.临床特点有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腹部膨胀及排气排便停止等表现。体征:早期,局部可见肠管脱出;晚期,会阴部可扪及可复性包块,平卧时消失,屏气时出现。
3.辅助检查X线影像可有典型肠梗阻征象;早期经伤口结肠镜检,可见脱出肠管。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盆腔底部腹膜缝合处形成裂孔此为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底腹膜疝的主要原因。下列情况可使盆腔底部腹膜缝合处发生裂开:
(1)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后盆底仅有一层腹膜,其下已无肌肉、脂肪组织充填和支持,在腹内压增高(如咳嗽、喷嚏等)时,由于盆腔底部腹膜缝合处承受到较大的张力而破裂,或缝线断裂出现裂口。
(2)清扫肿瘤组织时切除盆底腹膜过多,缝合后张力太大,缝合修补不严密、不牢固,或局部发生感染等原因致使盆腔底部腹膜出现裂口。
(3)腹胀导致盆腔底部腹膜缝合处裂开。
(4)部分病人由于骶前静脉丛损伤出血不止,手术中暂时以温生理盐水纱布条压迫止血而终止手术,如创口内纱布条与盆腔底部腹膜缝合处发生黏着时,在抽除纱布时可将盆底腹膜撕裂。
2.会阴创口一期缝合,盆腔底部腹膜缝合不严密、不牢固,当术后骶前负压引流吸力过大时,有可能将小肠襻吸入骶前间隙,而发生盆腔底部腹膜疝。
3.肿瘤位置较低或肛管癌手术中盆底肌肉、脂肪组织切除广泛,导致盆腔增大、薄弱松弛。
(二)发病机制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检查
1.X线检查可见肠曲扩张及气液平面等典型肠梗阻征象。
2.结肠镜检查经会阴部伤口插入,可看到脱出的肠管。利用超声心动图、CT、核素显像、MRI等进行检查。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心、大血管的USG和传统X线检查是最常用和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能明确许多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断。核素显像、CT和MRI在适当的患者可选择应用,能解决一些USG和X线检查不能解决的诊断。并且还可进行一些生理功能的研究,如血液动力学的观察。
3.心、大血管的X线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①心脏X线平片以发现USG难以发现的异常,如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夹层和心、大血管旁肿块;
②肺血管纹理的异常、增多和减少,有助于分析肺内血液动力学的异常——肺循环高压;
③在肺原性心脏病,可观察、分析肺内病变的情况;
④能发现胸部其他异常,如心包、胸膜的渗出、气胸、纵隔气肿、巨食管症、血管壁及瓣膜的钙化以及胸部骨骼的异常。
鉴别
术后早期发病者应与麻痹性肠梗阻、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等相鉴别。
麻痹性肠梗阻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是因各种原因影响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肠道平滑肌收缩使肠管扩张蠕动消失。患者腹胀显著,无阵发性绞痛等,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罕有引起肠穿孔者。
结肠造口是结直肠恶性肿瘤、外伤和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等疾患的一种治疗手段,做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后,腹腔内可形成了两个孔隙:造口肠管与左侧腹壁间的孔隙和盆底腹膜缝合不当或腹胀致盆底腹膜裂开形成的缝隙。小肠滑入此两孔隙即形成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postsigmoidostomichernia)。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是结肠造口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可发生于术后早期,亦可在若干年后发生。
并发症
大量肠襻疝入并经疝环压迫、嵌顿,可发生肠壁血运障碍和绞窄、坏死,临床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和中毒性休克表现,腹腔穿刺可有血性液体抽出。
急性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原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
中毒性休克是一种由葡萄球菌外毒素引起的综合征,其特征为高热、呕吐、腹泻、意识模糊和皮疹,可很快进展为严重而难治的休克。主要发生于应用阴道棉塞的行经妇女。主要症状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引起。
治疗
(一)治疗
术后早期发病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纠正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迅速补充血容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等,以改善全身情况,提高手术耐受力。
2.手术原则如原手术系传统腹壁切开手术,则由原切口进入腹腔,复位脱出肠管,如已有肠坏死则将其切除后行肠吻合术,仔细修复盆腔底部腹膜裂口;如系膜腔镜手术,则应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发病较晚者,有条件者可选择腹腔镜手术。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
盆腔底部腹膜切除要适宜,避免张力性缝合。
1.在不影响直肠癌根治效果的情况下,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中应注意不必切除过多的盆腔底部腹膜,并避免张力性缝合,以防止术后盆腔底部腹膜裂开。
2.修补盆腔底部腹膜要严密、牢固。应用细针、1号或4号丝线间断缝合盆腔底部腹膜,针距不宜过大,以1cm为宜。切忌缝合、结扎时将其撕裂而导致修补不严密、不牢固。
3.防止腹内压增高。术后给予雾化吸入、协助病人排痰,尽可能减少病人出现剧烈咳嗽、打喷嚏,在盆腔底部腹膜缝合张力较大或估计愈合欠佳的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免盆腔底部腹膜裂开。
4.术后骶前负压引流吸力适宜,避免负压过大将小肠襻吸入骶前间隙。
5.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促进愈合。
6.做好围术期处理,术中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会阴创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