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在人体骨骺损伤中,桡骨远端为最易发生之部位,几乎占全身骨骺损伤的半数,即40...

就诊科室:骨科 其他科室 急诊科 

医生指导:桡骨远端骨骺分离常见问题 >>

介绍

在人体骨骺损伤中,桡骨远端为最易发生之部位,几乎占全身骨骺损伤的半数,即40%~50%。损伤严重者,且治疗不当者可并发骨骺早期闭合。

最新文章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是什么?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应该做哪些检查?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有哪些表现及如何...

更多文章>>

症状

1.骨折症状于外伤后腕背部呈现肿胀疼痛及压痛(多呈环状)。

2.其他症状包括腕关节活动受限及患侧腕部呈现餐叉状畸形等。

从X线片所见分为以下5型(图1)。

Ⅰ型如上图所示,骨折线完全通过骺板的薄弱带。此型较少见,约占10%。

Ⅱ型与前者相似,但于骨质边缘处常有1个三角形骨折片被撕下。此型最为多见,约占70%。

Ⅲ型骨折线自关节面进入骨骺达骺板处,再沿一侧薄弱带到骨骺板边缘,此型少见。

Ⅳ型与前者相似,惟骨折线自关节面进入骺板后,继续向前穿过薄弱带而延伸至骨骺端,形成类似巴顿骨折样移位;且骨折片不稳定,易移位,本型罕见。

Ⅴ型为压缩型,即骨骺软骨板的压缩性骨折。此型诊断主要依靠医师的临床经验。易漏诊,直至晚期形成骨骺早期闭合、停止发育时才被发现,在临床上必须引以为戒。对腕部外伤后疼痛、沿骨骺线处有环状压痛者,均应想到此类损伤,并予以复位及固定等治疗。

1.外伤史多系平地跌倒所致。

2.临床表现与桡骨远端骨折完全一致,包括餐叉状畸形、腕关节处肿胀、疼痛、压痛及活动受限。

3.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可显示骨骺分离及其类型;在一般情况下应摄双侧腕关节片以便于进行对比。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二)发病机制

与桡骨远端科利斯骨折几乎完全相似,个别病例则类似史密斯骨折,多系来自手掌或手背向上传导之暴力。以往最为常见的原因是汽车司机摇发动机时突然松手被逆转的手柄直接打击所致目前此种现象,已消失而多见于撞击性外伤(例如骑助动车或摩托车相撞)或腕背部着地跌倒所引起。

检查

从X线片所见分为以下5型

Ⅰ型如上图所示骨折线完全通过骺板的薄弱带此型较少见约占10%

Ⅱ型与前者相似,但于骨质边缘处常有1个三角形骨折片被撕下此型最为多见约占70%

Ⅲ型骨折线自关节面进入骨骺达骺板处再沿一侧薄弱带到骨骺板边缘此型少见

Ⅳ型与前者相似惟骨折线自关节面进入骺板后继续向前穿过薄弱带而延伸至骨骺端形成类似巴顿骨折样移位;且骨折片不稳定易移位本型罕见

Ⅴ型为压缩型即骨骺软骨板的压缩性骨折此型诊断主要依靠医师的临床经验易漏诊直至晚期形成骨骺早期闭合停止发育时才被发现在临床上必须引以为戒对腕部外伤。

鉴别

史密斯骨折相鉴别:

史密斯骨折在临床上一般可将其分为以下两型。

1.关节外型指骨折线不波及关节面者最为多见骨折线大多,呈横形少数为斜形后者复位后维持对位较困难多需,附加手指牵引。

2.关节受累型凡骨折线波及关节者均属此型,由于史密斯骨折在临床上少,见故无必要将此类患者再作更进一步的分型。外伤史局部肿胀疼痛畸形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腕,呈屈曲状桡骨远端向背侧突出正侧位腕关节X线片可明确诊断。


并发症

损伤严重者,且治疗不当者可并发骨骺早期闭合。

骨骺线闭合,实际意义是指已经失去了自然长高潜力。骨骺早闭是指儿童尚未发育成熟骨骼的骺板软骨,因各种先天与后天原因,出现发育障碍,从而使骺板软骨早于年龄提前闭合,并由此程度不同地影响骨关节的正常发育,出现骨关节畸形。

治疗

(一)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完全一致,但更应强调如下几点:

1.早期越早复位,对骨骺的发育影响越小。

2.解剖对位无论何型骨骺损伤,均应力争解剖对位。由于小儿骨骺小,易获得解剖对位,个别有软组织嵌顿者则需开放复位。

3.手法复位一般均应力争通过手法等非手术疗法达到复位,以免因开放复位操作时对骨骺的损伤。

4.骨骺处忌用内固定任何波及骨骺的内固定物均影响骨骺的正常发育,非用不可者应选择避开骨骺线的骨质处(图2)。

5.避免损伤指重复多次手法操作,势必加重对骨骺的损伤而引起早闭,以致后期出现曼德隆(Madelung)样畸形。因此,在操作时应争取一次到位,切勿多次重复。

(二)预后

一般病例预后较好,少数损伤较重、且治疗不当、而引起骨骺早期闭合者,数年后可出现尺骨长、桡骨短,手腕桡偏的曼德隆样畸形。此种畸形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可行尺骨茎突切除术矫正之。

预防

可以参考骨折的预防方法,骨折的预防与保护的几种方法:

一、练功强身:应积极长期地坚持锻炼,增多在户外活动时间,多呼吸新鲜空气,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保健操等项目。多活动能使血液中的钙质更多地在骨骼内存留,因而提高骨的硬度,能有效地减少骨折的发生。

二、多晒太阳: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而钙的代谢依赖维生素D的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体内钙的形成和吸收,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使骨骼中钙质增加而提高骨的硬度。

三、未病先防:老年人不宜到人多和车多的地方活动,下雨、下雪或地上积水、结冰时不要外出,以免跌倒而发生骨折。不要攀登梯子或爬高活动,不宜在陡坡上行走,因老年人下肢无力,反应迟钝而易跌倒。平时出门时,须缓步慢行,若有眼花、耳聋、头晕等症状时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有帮助搀扶走路或手拄拐杖。夜间上厕所之前,应先在床沿坐上片刻,以使腿部肌肉力量处于兴奋状态,并可防止体位改变时的一时性低血压的发生。洗澡时,要准备好小凳子,坐着穿裤和鞋,防止跌倒。

四、饮食调摄:多吃蔬菜、蛋白质和富有维生素的饮食,可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以利于祛瘀消肿,后期应偏味重,选择合适的饮食调补肝肾,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五、密切观察:当遭受损伤后,如怀疑有骨折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在转送途中,应采取必要的临时固定措施。如上肢骨折应用木板将手臂固定,木板长度应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面。也可将骨折的手臂与胸部缚在一起固定。下肢骨折可用长木板将伤肢缚扎在一起,木板长度上至腋下,下应超过脚跟,或可将患肢与另一健肢缚扎在一起固定。脊柱骨折应由双人平行搬至木板上缚扎固定,颈椎骨折应将头部两侧用沙袋垫好,限制头部活动,然后才能送医院。如有出血,应用清洁布临时包扎伤口,然后用止血带结扎。一般止血带结扎时间每次不超过1小时,每隔1小时可放松止血带1~2分钟,以看到鲜血流出为止,可防止因结扎时间过长而引起肢体缺血坏死。用石膏等方法作骨折固定后,24小时内须密切观察伤肢末端皮肤色泽的变化和肿胀情况。如发现肿胀加剧,皮肤有瘀紫应立即就诊,放松或拆除石膏,以防因石膏固定太紧而引起肢体缺血、回流不畅而坏死。骨折固定期应遵医嘱定期复查。

六、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锻炼未受伤的关节,每天每小时一百次,能避免关节僵硬、挛缩和肌肉萎缩。采用轻按摩的方法自我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恢复。

相关疾病

疼痛 肿胀 桡骨远端骨折 史密斯骨折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