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直肠闭锁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3-04-25 11:36:45

分享

核心提示:直肠闭锁一般都采用手术治疗,不同的直肠闭锁患者,手术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直肠闭锁患者在手术前要注意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胃肠减压,给予维生素K和抗生素,以及支持疗法等。

治疗

肠闭锁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要做好术前准备,如注意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胃肠减压,给予维生素K和抗生素,以及支持疗法等。十二指肠横段闭锁或狭窄,应行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病变在十二指肠第一段可行胃空肠吻合。小肠闭锁或狭窄,行病变肠段切除端端吻合。结肠闭锁或狭窄,病变肠段切除一期吻合,若患儿全身情况不佳,可先将病变肠段置于腹外造瘘待二期吻合。

预后

肠闭锁的预后与闭锁位置有关,单纯闭锁、空肠远端和回肠近端闭锁存活率高。近年来肠闭锁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国内存活率在51.3%~73.3%,国外约70%~85%。低体重儿,并发其他畸形者存活率较低。

不同直肠闭锁患者,手术治疗方法不同

新生儿和婴儿的解剖研究表明,耻骨直肠肌环位于肛门皮肤之上1.5cm左右的平面,厚约0.5~7mm。因此,可参照这些数据从X线所知直肠末端与耻骨直肠肌环的关系,更好地选择手术方法。我们认为闭锁在1.5cm以内者,用会阴手术可以解决。闭锁在1.5~2.5cm者用骶-会阴手术可以游离直肠得到足够的长度,并满意地显露修复提肛肌群和处理低位瘘管。部分病婴闭锁3.0cm亦可将直肠无张力地吻合于皮肤,而无须开腹。

低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无瘘或有皮肤瘘者给予会阴肛门成形术。术中放置导尿管,先用电刺激于肛门窝处,寻找外括约肌之中心点,作"+"形切开皮肤。用血管钳向深部分离,找到直肠盲端,并向上分离,使其无张力地与肛门皮肤吻合,在直肠盲端作"X"形切口,四周与括约肌固定数针,然后与皮下组织、皮肤间断缝合。

中位闭锁合并较大的会阴瘘或直肠舟状窝瘘(女性)行后纵入路肛门成形术。术中放置导尿管,骶部纵形切口,先用电刺激于肛门窝处,寻找外括约肌之中心点作"+"形切开皮肤。横形切断尾骨,用血管钳向深部分离,找到直肠盲端及瘘管,沿瘘管寻找环绕于尿道后方的耻骨直肠肌环,电刺激耻骨直肠肌环中心点,并向上分离直肠盲端,使其无张力地穿过耻骨直肠肌环中心点与肛门皮肤吻合,在直肠盲端作"X"形切口,四周与括约肌固定数针,然后与皮下组织、皮肤间断缝合。合并直肠尿道瘘两侧切断瘘管,分别给予结扎。

中药治疗直肠闭锁

直肠闭锁用中药治疗应该以补中益气、升阳固脱、润肠通便为治疗原则。脾胃运化输布水谷之气的时侯,必须向上升发提才能由肺布散全身;同时人体的许多组织也有赖於脾胃的升举职能。当脾胃功能不张的时侯,哪么有脾胃气虚以及气虚下陷的情形发生。补中益气汤是由陈皮2克、人参4克、炙甘草4克、当归2克、柴胡1克、黄耆6克、白术克、升麻1克、大枣2克、生姜3片组成,具补气、健脾胃、升阳的功能。对直肠闭锁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对“治疗直肠闭所”的阐述,希望对直肠患者有所帮助,直肠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防止直肠闭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