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最常见的,膀胱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我国资料50~79岁患者占所有膀胱癌患者的67.5%。分化不良的膀胱癌常见于高龄患者。
最新文章
症状
1.血尿特别是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为膀胱肿瘤最常见的病状,80%病人就诊时有血尿,17%血尿严重。由于血尿常间歇出现、加重,容易给病人以“治愈”的错觉,以致延误了时间。
2.膀胱刺激症状占10%左右,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时常预示有浸润性膀胱癌或原发性原位癌,肿瘤恶性度高,对膀胱壁广泛浸润,原发性原位癌,膀胱刺激症状伴有耻骨上或阴茎痛,疼痛在排尿之后加剧。
3.排尿异常少数病人可出现排尿困难和排出异常内容物。恶性度高的可很快扩展到前列腺而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良性前列腺增生也可出现排尿困难,应提高警惕。
4.转移症状晚期膀胱癌患者可出现耻区肿块、贫血、消瘦、水肿、恶心呕吐等症状。如转移到淋巴结,侵犯大部盆腔淋巴结时,可出现疼痛,下肢放射痛,下肢回流障碍等。转移至骨骼时,出现相应部位骨痛,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肝、肺及骨。
诊断中应准确估计膀胱癌潜在生长的实际情况及做出确切的临床分期,同时了解上尿路情况,以便选择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膀胱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化学性致癌物质致癌的物质是染料的中间体如β-萘胺、联苯胺、α-萘胺及4-氨基联苯。人与致癌物质接触后至发生癌的潜伏期为5~50年,多在20年左右发病。
上述的致癌物质经过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吸收,然后自尿中排出其代谢物作用于尿路上皮而引起肿瘤。尿在膀胱停留时间最长,故膀胱发病率高。
2.内源性色氨酸代谢异常与膀胱癌的关系很多膀胱癌病人没有明显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的病史,可能与体内色氨酸代谢异常有关。
3.膀胱肿瘤与慢性感染和刺激有一定关系。
4.其他使用环磷酰胺也能引起膀胱癌。其他如放射性照射也可致癌。
(二)发病机制
1.移行上皮性肿瘤主要包括原位癌、乳头状瘤、乳头状癌及实体性癌。
(1)原位癌:是一个特殊的移行上皮性肿瘤,开始时局限于移行上皮内,形成稍突起的绒毛状红色片块,不侵犯基底膜。细胞分化不良,易脱落可以尿中检出。原位癌很少单纯存在,常同时有恶性度高的、浸润深的膀胱癌或分化不良的乳头状癌。
(2)乳头状瘤:是一良性肿瘤。起源于正常膀胱黏膜,像水草样突入膀胱腔内。乳头状瘤有复发的特点,有些尚有恶变可能。
(3)乳头状癌:在移行上皮肿瘤中最多见。病理特点是各乳头粗短融合,瘤表面不光洁,坏死或有钙盐沉着,瘤基底宽或蒂粗短。移行上皮层次增多,不规则,失去正常形象。
(4)实体性癌:在移行上皮性肿瘤中最为恶性,表面不平,有溃疡,其表面呈结节状,边缘高起,早期向深处浸润,又称浸润癌。
2.腺癌又称胶样癌、黏液癌。整个肿瘤内有腺样结构,在膀胱癌中占1%~1.8%。亦可起自限性膀胱炎。
3.膀胱鳞状细胞癌不多见。恶性度高,发展快,浸润深,预后不良。
病理分级分期:膀胱肿瘤的恶性度以“级”(grade)表示。近年多采用3级法:Ⅰ级肿瘤的细胞分化良好;Ⅲ级为不分化形;Ⅱ级介于两者之间。
膀胱肿瘤的分期是根据膀胱肿瘤浸润的深度而划分,通过分期可估计肿瘤的预后。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经Marshall改良的Jewett分期法,另一种为国际抗癌协会(UTCC)的TNM分期法。两法比较如下表1:
TNM法优点是确定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明确原位癌的概念,以及对转移的程度作了区分。扩散途径:膀胱癌的转移途径包括直接扩散,经淋巴,经血行及肿瘤细胞的种植等。肿瘤的转移与临床分期有关。有关资料统计报道,在诊断时,T1期约10%,T2期约29%,T3期约75%的患者均已有转移。
检查
尿细胞学检查:标本应采用新鲜尿液或生理盐水膀胱冲洗液,尿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密切。反复多次取尿标本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1.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看到膀胱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大体形态、浸润范围及与输尿管口及膀胱颈口的关系情况。初步鉴别肿瘤的良性或恶性。
膀胱镜检查发现异常时应取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了解肿瘤的恶性程度。对肿瘤附近及远离肿瘤处也应取材,以了解有无黏膜病变及原位癌,对决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提供重要资料。
2.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可快速定量分析细胞核酸含量,DNA含量或DNA倍体与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3.B型超声扫描经腹壁或经尿道都可发现超过1cm膀胱肿瘤,对肿瘤的浸润深度也能做出可靠的判断。
4.静脉尿路造影主要是了解上尿路有无肿瘤。
5.膀胱造影可见肿瘤性充盈缺损,膀胱壁有浸润时表现为僵直,失去弹性。
6.膀胱双合检查肿瘤较大时采用。
7.CT及MRI检查是无创伤性的最准确的膀胱肿瘤分期方法。其对病变的分辨能力强,对了解膀胱肿瘤的范围,膀胱周围浸润及盆腔淋巴结受累情况有重要意义。
8.膀胱动脉造影和淋巴造影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9.单克隆抗体。
鉴别
主要为血尿的鉴别。需要鉴别的疾病有非特异性膀胱炎、肾结核、腺性膀胱炎、尿石症、放射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等。其他还有些内科疾病也应予以鉴别:
(1)上尿路肿瘤: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肿瘤出现的血尿和膀胱肿瘤相似,都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膀胱肿瘤血尿可同时伴有膀胱刺激症状,有时影响排尿,可以尿出血块或“腐肉”。但肾脏或输尿管肿瘤一般没有膀胱刺激症状,排尿通畅,尿出的血块呈条状,不含“腐肉”。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膀胱镜检查可以区分血尿的来源。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膀胱肿瘤可合并有上尿路肿瘤。
(2)非特异性膀胱炎:多为女性,血尿突然发生,常伴随膀胱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脓细胞,中段尿培养发现细菌生长可确诊。
(3)尿石症:一般血尿较轻,以镜下血尿多见,劳动后可有加重,常伴有尿路结石的疼痛症状,根据结石部位不同症状表现有区别,膀胱结石可有膀胱刺激症状,上尿路结石可有恶心、呕吐,B超检查,腹部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可以确诊结石。
(4)良性前列腺增生:也可以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往往由于腺体表面静脉怒张破裂出血引起。由于常常有排尿梗阻症状,有时合并感染和结石,血尿症状和膀胱肿瘤类似,且两者也可同时存在。但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血尿常为一过性,间歇期长达数月或数年。尿细胞学检查,尿肿瘤标记物,以及膀胱镜检查可以帮助鉴别。
(5)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和膀胱肿瘤很相似,血尿一般不严重,通过膀胱镜检查和活检可以鉴别。
(6)尿路结核:常有一般结核感染的全身表现,出现低热、盗汗、消瘦,血尿终末加重,常合并膀胱刺激症状,以尿频为主。尿中出现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培养可为阳性。膀胱镜检查和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7)前列腺癌:前列腺癌侵犯尿道和膀胱可以出现血尿,但常伴有排尿困难症状。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直肠腔内B超加前列腺活组织检查等有助于诊断前列腺癌,有时需要行膀胱镜检查。
(8)放射性膀胱炎:盆腔脏器肿瘤放射治疗后可发生放射性膀胱炎,急性期出现在放疗后数天,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膀胱镜检可见到膀胱粘膜毛细血管放射状扩张,局部有溃疡和肉芽肿,慢性期一般在放疗后数年出现,可致膀胱挛缩、膀胱直肠瘘等,一般需行膀胱镜检查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9)子宫颈癌:女性晚期宫颈癌侵犯膀胱时可出现血尿,但一般先有阴道流血,膀胱镜检查可见浸润性癌病灶,活组织检查和妇科检查可以鉴别。
并发症
并发急性尿潴留,肝、肺及骨转移等。
急性尿潴留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急,病人痛苦,需要紧急诊断和及时处理,包括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其中机械性梗阻包括尿道损伤或结石、异物的突然阻塞或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动力性梗阻包括中枢和周围神经急性损伤、炎症、肿瘤水肿出血、各种松弛平滑肌药物如阿托品、普鲁本辛等。
治疗
(一)治疗
膀胱肿瘤生物学特性差别很大,治疗方法多,但基本方法仍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居辅助地位。原则上表浅膀胱肿瘤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浸润性癌行全膀胱切除。
1.表浅膀胱癌的治疗
(1)经尿道切除:表浅膀胱肿瘤最适宜经尿道切除。切除后近期要定期复查,并在手术部位取活检,如有肿瘤残余则需再次切除或手术治疗。
(2)经尿道电灼:小的膀胱乳头状瘤可作电灼治疗。
(3)经尿道激光和微波治疗:激光穿透力比电灼强,可均匀破坏癌组织,使肿瘤细胞凝固,同时还有止血作用。
(4)膀胱灌注治疗。
2.膀胱浸润性癌的治疗浸润性癌早期病状少,进展快,如为局限性病灶,可行膀胱部分切除,否则应考虑膀胱全切术,必要时尚需配合放射治疗和全身化学治疗。
(1)膀胱部分切除术:适应于单个局限浸润性癌;距膀胱颈3cm以上;憩室内癌;经尿道电切不易切除部位深的肿瘤。禁忌证有复发;多发;原位癌;女性侵及膀胱颈;男性侵及前列腺;曾行放射治疗;膀胱容量太小。
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保留膀胱功能,安全可靠,但必须严密随诊,定期复查膀胱镜,以早期发现复发。
(2)膀胱全切除术:切除整个膀胱,男性尚应包括前列腺和精囊,同时行尿路改道。多发膀胱癌且有浸润者;位于膀胱颈、三角区的较大浸润癌;肿瘤无明显边界者;仅复发的表浅膀胱癌伴严重黏膜病变者;肿瘤过大,部分切除膀胱后其容量过小时都适合膀胱全切除术。
膀胱全切除术是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且需尿流改道,对患者生理、生活和工作都有较大影响。术前必须系统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年老体衰或过度肥胖者,可分期手术。
(3)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包括膀胱、前列腺、精囊、周围脂肪组织以及覆盖的腹膜,女性包括膀胱、尿道及周围脂肪组织,常同时切除子宫、输卵管、卵巢和部分阴道前壁。此术复杂,并发症多,应慎重掌握。
(4)放射治疗:在膀胱癌手术根据困难或患者拒绝手术时可以采用,可使患者保留排尿功能和性能力。
(5)化学治疗:已有转移的膀胱癌以化学治疗为主。现阶段认为有效的药物为顺铂、多柔比星(阿霉素)、甲氨蝶呤、硫酸长春碱(长春花碱)、氟尿嘧啶等。
(二)预后
老年膀胱癌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转移是否。老年膀胱癌细胞往往分化不良,半数以上的患者发生浸润。肿瘤侵及肌肉浅层时转移的机会为12%,当穿过肌层而有周围浸润时,74%的患者将发生区域淋巴结和血行转移,预后很差,治愈率只有26%。因此老年膀胱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不良。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预防
预防:
由于膀胱癌病人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预防的方法不外:
①尽可能减少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其他有害物质,尤其是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②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主要是针对可能导致膀胱癌的各种因素进行预防。目前认为正常免疫监视功能的丧失,免疫抑制剂的致瘤作用,潜在病毒的活跃和某些物理性(如放射线)、化学性(如抗癫痫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物质的长期应用,均可能导致淋巴网状组织的增生,最终出现膀胱癌。因此,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避免药物滥用,在有害环境中作业时注意个人防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