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损伤皮下血肿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2022-12-29 11:23:56

分享

头皮损伤皮下血肿一般是头皮血管分裂出血,血液在头皮中积累,在头皮上就会形成肿块和皮下血肿,因此,大部分患者会头痛、头晕症状。如果病症严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时建议进行脑部CT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了解清楚疾病特点,从而确定对症治疗方案。

头皮损伤皮下血肿发生后,如果血肿相对有限,可能会导致气囊扩张,前期柔软,后期逐渐硬化,但若是出血从帽腱膜下游的患者血液中分离出来,即头皮下有血肿,头皮全体肿胀,这是帽腱膜血肿的特征。因此,头皮损伤皮下血肿一般不超过骨膜下的骨缝,部分大规模扩张,皮下充血,这是血肿的特征。

头皮损伤皮下血肿从浅到深可分为三种类型,皮下血肿、帽状骨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皮下血肿位于头皮和帽状腱膜之间的结缔组织中,由于该层组织较细密,含有丰盛的头皮神经,皮下血肿的特点是血肿体积小,规模小,但疼痛非常明显。而帽下腱膜血肿位于帽腱膜和骨膜之间的疏松组织中,这一层很少有头皮神经,因此疼痛不明显,但血肿的规模和体积很大,甚至到达头部面积的一半。尤其是骨膜下血肿位于骨膜和颅骨外表,这一层的空间相对较小,血肿体积往往较小,疼痛也不是很明显。

根据以上介绍认为,头皮损伤皮下血肿一般是由于外力作用于头部导致头皮血管分裂出血形成的。由于头皮血管丰富,且头皮血肿发生后,一般限制在一定规模内,最常见于脑门顶部。因此,头皮血肿的吸收一般需要一周到两周,最好根据头皮血肿的大小而定,了解清楚这些病理知识,也是为了后期更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