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3-03-24 21:36:12
分享(一)治疗
由于受伤前人格和受伤场合在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上所起的作用较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更重要,故在意外发生后医生和亲属都不要表现出恐惧。长期卧床休息意味着伤势严重,有助于外伤后综合征的发展。因此患者留在医院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可能情况下尽早返回工作岗位。颅脑损伤时有意识障碍应卧床休息1~2周,以防止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出院前应对周围做好社会干预工作,为患者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性社会环境,从而有利于康复,因为家庭纠纷和关注赔偿问题可使症状持续不退。
外伤后到出现脑震荡后综合征之间有一段时间,其时可通过预防性心理治疗加以防止。外伤后不久即开始康复治疗是明智的,此时患者不仅焦虑而且有高度的暗示性,应向患者讲清损伤的本质并对疾病的预后予以解释。一旦病情允许,应有计划安排患者活动,活动量宜采取渐进式的,以不增加患者智力、体力和情绪的负荷为度。
慢性缺陷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处理较为困难,除安排参加工疗、娱疗、体育等活动外,最主要的是要恢复患者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察到自己尚保留完成任务的能力。
对慢性脑损伤病例宜开展再教育治疗,如那些具有抽象态度、语言障碍和知觉障碍的患者。首先应对他们的缺陷进行评定,然后通过再训练使他们恢复功能。对他们存在的情绪问题应给以心理治疗,并通过社会工作员的活动为他们解决处境中存在的问题。
外伤后慢性精神障碍的处理,可根据表现的形式予以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战时和和平时期两方面对策。应开展科学研究以防止军事对抗中对头颅的损伤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外力对人体的作用。和平时期交通事故和建筑工地意外是最常见的两种头颅外伤来源,应强调安全行车,安全生产,健全和提高交通管理。个人因素在和平时期头颅外伤的发生中也起一定作用,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老年人、酒精中毒和癫痫患者易于发生外伤,宜加以防范。拳击术外伤所致脑病为数虽不多,但应从人类健康出发,取消这一类竞赛项目。
1.积极抢救和治疗原发病是非常重要的,因精神症状的好转决定于此。
2.休息治疗,一般应卧床,时间依据损伤程度、类型和残存体征来定。卧床时间最好为1~2周,鼓励病人尽早恢复工作。
3.保证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
4.慢性缺陷病人的康复治疗,重点放在心理治疗。
5.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精神障碍特点适当选择。如对精神病性症状,给予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等。神经症样症状可给予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并可配合心理、音乐、体育疗法等。人格障碍的病人应给予行为、心理治疗,抗精神病药和卡马西平等对冲动行为有一定疗效。智能障碍,康复训练有一定作用。昏迷者降低颅内压,脱水剂选用甘露醇、呋塞米等;对有颅内出血者可应用静脉给药止血。谵妄状态的处理应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给予肌注或静滴地西泮(安定),也可用氯丙嗪25~50mg肌注,严重者可用10%水合氯醛直肠灌注;要预防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癫痫治疗与原发性癫痫类似。
6.营养支持疗法 保证营养供给,补充维生素,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和神经营养药物如细胞色素C、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三磷腺苷(ATP)等。
(二)预后
影响脑外伤后精神障碍预后的因素很多,既有生物——器质性的,也有心理——社会性的。包括脑外伤的程度和部位,有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原发病的治疗是否充分、恰当、及时;也包括病人的病前性格,外伤后病人和家属的态度和情绪反应等。
一般经过治疗,大多预后较好,可以完全恢复。不留长期精神缺陷,但老年期,昏迷时间长,或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体征、损伤较严重或有脑干损伤者,不易恢复。器质性损伤通常1年之内可以得到恢复,因而精神症状也可相应改善,但超过1年者症状就相对固定,即不再好转也不恶化。
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大多有神经症素质倾向;早期的一些轻微脑功能改变是可逆的,不宜长期休息和过多的检查,以避免病人出现医源性症状;病程的长短和严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素质和心理社会影响,一般1年左右。脑痴呆属于外伤的后遗症状,一般不继续恶化,但治愈也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