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动脉干

永存动脉干
永存动脉干属少见的先天畸形。由于胚胎发育缺陷,未能将原始动脉干分隔成主动脉和...

就诊科室:外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医生指导:永存动脉干常见问题 >>

介绍

永存动脉干属少见的先天畸形。由于胚胎发育缺陷,未能将原始动脉干分隔成主动脉和肺动脉,而留下共同的动脉干,且只有一组半月瓣跨于两心室之上,常同时有高位室间隔缺损。从动脉干升部发出左、右肺动脉,远端再发出头臂动脉。肺充血型系指除外动脉干不发出肺动脉者。体循环静脉血进入右房右室而喷入动脉干;肺循环静脉血流回左房左室后亦喷人动脉干。肺血流量增多、肺动脉压力增高。

最新文章

永存动脉干手术处理的知识

永存动脉干的疾病检查知识

永存动脉干的疾病会有的症状

永存动脉干的疾病知识

永存动脉干的临床主要表现

永存动脉干的疾诊断

永存动脉干的疾病症状有什么

永存动脉干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永存动脉干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永存动脉干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更多文章>>

症状

1.早发发绀

永存动脉干患者多于出生后即有发绀,并伴早发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征。

2.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常不明显,有时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听到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室间隔缺损)和(或)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动脉干反流),而听诊类似动脉导管未闭。心底部第二心音呈单一音,无分裂。

3.心脏扩大

心脏浊音界增大,心前区隆起抬举感。


病因

由于胚胎发育缺陷,未能将原始动脉干分隔成主动脉和肺动脉,而留下共同的动脉干,且只有一组半月瓣跨于两心室之上。


检查

1、X线胸片

X线胸片示婴幼儿期即有明显心脏增大及肺充血,主肺动脉段缺如,但左肺动脉的起始部常较明显(年长儿童可在左上纵隔处见“逗号”征)。孤立的右肺动脉起源于动脉干左侧时,亦可出现相似的征象。当一侧肺动脉血供来源于支气管伴行动脉或较小的未闭动脉导管时,该侧胸廓可较小,且血管分布较少。当并发主动脉弓中断时,胸片中降主动脉常较显著。

2、心电图

常显示为左、右心室肥大,多以左心室肥大为主。电轴正常或轻度右偏。

3、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可区分永存动脉干的类型,确定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位置,可显示单支血管骑跨于室间隔之上,并显示动脉干瓣膜的异常,如瓣叶数目、有无狭窄及关闭不全等。

4、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

可提供肺动脉、主动脉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等方面的资料。心血管造影检查可显示肺动脉起源、大小及分支情况。在动脉干根部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可了解冠状动脉的分布情况。右心导管检查显示右室流出道血氧含量增高,右心室压力与体循环动脉压相等。若导管能直接进入左右肺动脉测定压力及血氧含量,则对确定分流的位置、方向和肺血管阻力都有帮助。


鉴别

1、肺动脉闭锁型的严重法乐四联症生后即现紫绀和心力衰竭,X线检查示肺部缺血,右房、室增大。心电图示右心房、室肥大。右心导管检查可得右心房、室压力增高。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2、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类似永存动脉干的I型,超声心动图可见到两组大动脉的瓣膜,主动脉造影可显示两个大动脉和间隔缺损的部位。

3、大动脉错位生后即现紫绀和心力衰竭,若伴大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时紫绀较轻,症状出现较迟。X线检查示心脏增大呈蛋形,心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起源于右心室,主肺动脉起源于左心室。

4、三尖瓣闭锁右心房扩大,左心室肥大,心电图示轴心偏左,而永存动脉干常见右心室肥大。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可见三尖瓣闭锁。


并发症

本病是严重型致命性心血管畸形之一,预后极差。如不及时治疗,约有75%的病人在一岁内死亡,延误了手术时间病情将很快发展成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梗塞而失去手术机会。且常合并其它畸形,使得本病的治疗更加困难,合并的其它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左上腔静脉、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房间隔缺损、单心室、单心房及主动脉弓中断等。

治疗

【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目前大多认为在1岁内甚至新生儿时即行根治术,以防止发生肺动脉阻塞性病变。过去提倡在新生儿时行肺动脉环缩术,但此手术死亡率达50%,存活者10%~15%不能避免产生肺血管阻塞性病变,仍有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可能。而且该手术为后期行根治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伴有严重心力衰竭的病人可经内科治疗后再手术。内科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力衰竭病人也应手术治疗。Ⅳ型永存动脉干也可行根治术,但常因肺血管严重病变手术效果不好。再次手术的指征是移植的管道发生梗阻;瓣膜衰败导致心力衰竭;第一次移植的管道直径小,不适应病人生长发育的需要。

不可逆性肺血管阻塞性病变是根治术的禁忌证。年龄较大,出现紫绀,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83%,肺血管阻力大于8woodU者,手术危险性很大。肺血管阻力大于12woodU者,为根治术的禁忌证。

二、手术方法

胸骨正中切口,显露永存动脉干,于肺动脉发出处的上方游离动脉干以备阻断。游离出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并在左右分支套带,升主动脉插管尽量远离肺动脉起始部。如果升主动脉干很短,可行股动脉插管逆行灌注。上、下腔静脉插引流管,右肺上静脉根部置左房引流管(如有动脉干瓣膜关闭不全,左房引流很重要)。体外循环一开始就阻断左右肺动脉,防止大量的血液灌入肺内造成灌注肺。全身降温至22~25℃,以4℃冷停跳液20ml/kg,每20分钟灌注1次。对于婴幼儿,深低温停循环更有利于操作。

(一)Ⅰ型永存动脉干

较短的主肺动脉干起自动脉干的左后壁,一般左冠状动脉开口位置较高,因此先在主肺动脉起始部前壁切一小口,看清切口下方的解剖结构后,再将切口向下向后延伸,将肺动脉自动脉干上切下来,注意避免损伤左冠状动脉开口及动脉干的瓣膜,动脉干的切口可直接缝合,如果有张力则以补片修补。

(二)Ⅱ型永存动脉干

如果左、右肺动脉一个开口从永存动脉干的左后壁发出,而主肺动脉缺如。将左、右肺动脉开口连同相连的动脉干壁一并切下来,动脉干留下的缺损可直接缝合,但以补片修补为好。闭合此切口一定要严密,一旦开放主动脉阻断钳后发现漏血,再显露此处止血相当困难。如果动脉干前壁带瓣管道与肺动脉吻合,则可将动脉干横断,用4-0聚丙烯线将带瓣管道与肺动脉先行吻合。待肺动脉与带瓣管道的远端吻合完毕后,再用4-0的聚丙烯线将横断的动脉干端-端吻合。若左、右肺动脉共同开口于动脉干的左后壁,可经动脉干的前壁切口,用补片修补肺动脉在动脉干内的开口,带瓣管道远端可与左肺动脉端-侧吻合。

(三)Ⅲ型永存动脉干

左、右肺动脉分别发自动脉干两侧壁,可将与肺动脉相连接的一段动脉干切下来,将切下并连于左右肺动脉的管壁上方切口作连续缝合,下方切口与带瓣管道远端吻合。动脉干断端可直接吻合,也可用一段人造血管来吻合连接起来。带瓣人造血管婴幼儿长度为12~16mm,较大的儿童为20~25mm,最好用冷冻保存的带瓣同种异体的主动脉或肺动脉。

(四)VSD修补

在右室流出道作纵形切口,上端近动脉干瓣环,下端至右室中部,即可显露VSD,大部分是漏斗部室间隔缺如。一种VSD为漏斗部干下型,半月瓣构成VSD顶,前缘为间隔边缘束前支,后缘为间隔边缘束后支与室上嵴融合形成的肌束,此束将VSD与三尖瓣前瓣分开,VSD边缘远离传导束。另一种VSD为膜周漏斗型,室上嵴缺如,动脉干和三尖瓣前瓣呈纤维性连接,VSD后缘靠近三尖瓣前瓣,距传导束很近。

VSD修补方法:如为干下型VSD,远离希氏束,其后下缘可用带垫片褥式缝合或双层连续缝合。上缘用带垫片褥式缝合于右前缘心室切口上方的深部,穿过垫片打结,使动脉干瓣膜完全位于左室侧,扩大左室流出道,上缘最后一针不打结,待带瓣管道远端与肺动脉吻合完毕后再打结。对于膜周型VSD,后下缘带垫片缝线要穿过三尖瓣根部,避免损伤希氏束,上端补片要足够大,缝在右室前壁,以便扩大左室流出道。

(五)右室流出道与肺动脉连接

将带瓣的管道先与左心缘平行放入心包腔内,其远端以4-0聚丙烯线先与肺动脉端吻合,用连续缝合,先缝后壁再缝前壁。带瓣管道剪成斜面,如为同种主动脉,二尖瓣要修整好以备与右室切口吻合。一般后侧即足跟部修整保留2~3mm最佳。用4-0聚丙烯线从足跟部连续缝合,要将补片上端连续缝合在内。婴幼儿缝合完毕将胸腺切除,于左侧膈神经后方将胸膜切开,关胸时心脏向左后旋转,以免关胸后心外管道受压。如果关胸困难,可分期关胸。


预防

本病为一种先天性疾病,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大多数患儿均在婴儿期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其他如脑脓肿心内膜炎,手术死亡率高,预后不良。


相关疾病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心内膜炎 肺水肿 脑脓肿 大动脉错位 性病 法乐四联症 三尖瓣闭锁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