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是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血肿,伤后3周以后出现症状者...

别名: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就诊科室:外科 内科 老年病内科 

医生指导: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问题 >>

介绍

硬膜下血肿是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血肿,伤后3周以后出现症状者称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由于其表现不典型,临床上常与脑肿瘤脑血管病等相混淆。因此,正确认识其特点有重要意义。

最新文章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什么?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由什么原因...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应该做哪些检查?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容易与哪些疾...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以并发哪些...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应该如何预防?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有哪些表现及...

更多文章>>

症状

1.外伤史轻微或不明确中青年CSDH患者常有明确的中度、重度脑外伤史,而老年患者多只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由于当时未引起注意或因记忆障碍而遗忘,部分患者否认有外伤史,能提供颅脑损伤史的只占70%左右。

2.潜伏期长老年人外伤后至出现症状多数在3个月以上,有的达数年;而中青年患者多在数天至数周则出现症状。由于病情发展缓慢、潜伏期长,更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外伤史的遗忘。因此,仔细追问受伤史至关重要。

3.精神症状突出老年CSDH首发和主要症状是精神症状,如痴呆、人格改变、记忆障碍、定向力、判断力和自知力丧失等。由于血肿仅产生脑叶或皮质受压,偏瘫等局灶体征不明显,昏迷意识障碍少见。

4.出血量大由于包膜新生血管再出血等原因,老年CSDH出血量比中青年大(常超过100ml),且出血量常与症状不成正比。

5.颅高压不明显老年人因颅腔相对扩大,脑组织受压及颅高压表现不如中青年患者典型。

6.CT显示等密度影较多见CSDH的CT显示有高密度、低密度、等密度和混杂密度影4种表现,老年患者显示等密度者较中青年多。因此,应注意脑室系统受压和中线结构移位等现象,并进一步行MRI或脑血管造影或强化CT检查以确诊。

老年CSDH的诊断在有明显头部外伤史、局灶体征及颅高压表现时并不困难,但当患者不能提供外伤史时,除了详细了解其临床特点外,还须依靠CT或MRI检查。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老年CSDH最主要原因是颅脑外伤脑萎缩和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中青年患者常需中至重度的外伤方可导致本病,而老年人因动作迟缓、行动不便等原因易于跌倒,且轻微的外伤就可引起重度CSDH。颅脑外伤主要损伤桥静脉或皮质小静脉而出血。老年人普遍存在脑萎缩,可使蛛网膜下腔扩大,桥静脉相对拉长并充盈,增加了血管的易损性。脑萎缩还使颅腔相对扩大,当头部加速或减速运动时桥静脉易于撕裂或断裂而出血。老年人颅内压相对较低,一旦少量硬脑膜下出血则不易自行停止,容易形成血肿并产生包膜。包膜中新生毛细血管内皮又分泌过量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使局部纤溶亢进;加上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易引起包膜新生血管再出血,导致血肿不断扩大。这就是老年人轻微颅脑外伤易产生明显CSDH的原因。

(二)发病机制

老年CSDH主要原因是因行动不便容易跌倒,轻微外伤可导致本病。另外,脑和颅骨的相对运动增加,很容易引起桥静脉的撕裂,即使在轻微暴力作用下,也可能发生,从而导致单纯性硬膜下血肿。

检查

可做诊断性穿刺,穿刺部位多选在前囟侧角距中线3cm处,45°进针0.5cm,即可到达硬膜下腔,可见有大量陈旧棕色或褐色液流出,即可明确诊断。

头颅CT扫描多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密度均匀的稍低密度占位,但密度值却稍高于脑脊液的密度,原因是其中蛋白的含量增高,增强扫描可见血肿的包膜强化。

CSDH合并感染者,血液、白细胞可升高,严重者电解质紊乱。

颅骨平片显示骨折线可提示血肿部位,CT或MRI检查可见异常。

鉴别

本病需与脑血管病脑肿瘤正常颅压脑积水及精神病等疾病相鉴别。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disease,C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脑卒中(stroke)则是指畸形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

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少儿以颅后窝及中线肿瘤较多见,主要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及室管膜瘤。成人以大脑半球胶质瘤为最多见,如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其次为脑膜瘤、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神经纤维瘤、海绵状血管瘤、胆脂瘤等。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率无明显性别差异,男稍多于女。


并发症

老年脑颅外伤包括CSDH的另一特点是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部及血肿腔感染、低颅压、应激性溃疡、血肿再发、心肾功能不全及血栓性静脉炎等。多见视盘水肿或视网膜出血,皮质的受压出现局灶性神经损害征象,轻瘫或锥体束征阳性,中枢性面瘫、失语或癫痫等。

治疗

(一)治疗

1.手术治疗钻孔冲洗引流术为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对老年人而言,手术动作应更加轻柔,血肿放液要慢,防止颅压骤降而发生脑内出血及硬膜外血肿。术中应以温热盐水反复冲洗,尽可能去除血肿腔内全部内容物,防止纤溶物质和FDP的残留和术后血肿复发。术后头低位(15°~30°)缓慢引流,引流管视具体情况旋转3~5天,当引流物色淡量少(

预防

本病是由于外伤直接作用于颅脑造成,如踢打、坠落或跌伤直接引起。故注意生活习惯,高危工作者,如建筑工人、采矿工人容易造成损伤,在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己。遇事注意冷静,避免情绪激动产生冲突导致本病。其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无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应加强护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关疾病

痴呆 脑血管病 脑萎缩 偏瘫 脑外伤 脑肿瘤 昏迷 意识障碍 正常颅压脑积水 血栓性静脉炎 骨折 记忆障碍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