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吗?

发布时间:2013-08-15 21:24:06

分享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英文名称Reiters syndrome,通常简称为RS。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是由于赖特综合征所引起的巩膜炎症性疾病。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与遗传有关,通常也与感染有关。感染的病菌包括志贺菌、沙门菌、耶尔森菌以及克雷白杆菌等。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可以在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mycoplasma)泌尿生殖器炎症之后发生。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最早由Reiter在1916年描述为非特异性(非淋球菌)尿道炎、急性多发性关节炎和结膜炎。仅少数病例出现此典型的三联征。重度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银屑病或银屑病性关节炎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同时出现,说明这些疾病与免疫因素有关。在许多情况下,尿道炎是作为一个促发因素,还是作为该综合征的一个表现尚不清楚。在一个具有特殊易感遗传背景的患者,可能与多种不同的微生物有关。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发病机制不清。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最主要的眼部病变是结膜炎和前葡萄膜炎,偶尔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出现巩膜炎和巩膜外层炎。眼部病变一般出现在关节和泌尿生殖器病变之后。Lee等统计过113名RS患者,在诊断RS平均2.9年后发生眼部病变。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最多见的类型是弥漫性前巩膜炎,虽然反复发作,但不会发展为坏死性前巩膜炎。所有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患者的巩膜炎发生在结膜炎和(或)前葡萄膜炎数次发作之后,并与中度前葡萄膜炎有相关性。凡反复发作的前葡萄膜炎后发生弥漫性或结节性前巩膜炎,均应该进行RS或AS的详细检查。

巩膜外层炎在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也极少见,多为单纯性或结节性巩膜外层炎,多在活动性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数年后出现。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最常见的眼部病变是结膜炎,其发生率为58%。结膜炎通常在关节炎或尿道炎后几周内出现,偶尔可以是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的首发表现。一般是双眼轻度发病,有结膜囊黏液脓性分泌物、结膜乳头和滤泡。若不治疗,结膜炎可持续7~10天,细菌培养阴性。偶尔出现小而无触痛的耳前淋巴结肿大及睑球粘连。

12%的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患者可出现前葡萄膜炎,常为单侧非肉芽肿性,伴有细小到中度的白色KP,前房及玻璃体细胞渗出,虹膜后粘连。除了严重的突发性葡萄膜炎外,一般无前房积脓。由于虹膜后粘连(瞳孔闭锁)、虹膜角膜角粘连和小梁炎,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前葡萄膜炎在复发性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患者中多见。HLA-B27阳性和(或)骶髂关节炎的患者常出现前葡萄膜炎。在各种前葡萄膜炎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有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的可能。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可以继发各种疾病,包括角膜炎、视网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神经炎等。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若不引起患者足够重视,延误治疗,则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患者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