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

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
脂肪皮肤硬化症这一名词原是用来描述小腿下段因静脉高压或重力性综合征而引起的皮...

别名:急性脂肪性硬皮病,硬化性脂膜炎

就诊科室:其他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医生指导: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常见问题 >>

介绍

脂肪皮肤硬化症这一名词原是用来描述小腿下段因静脉高压或重力性综合征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或硬化改变的。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过去了解很少。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和皮下组织局部红、热,有触痛的浸润硬结,但全身体温正常。

最新文章

肝硬化的治疗

急性脂肪皮肤硬化

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是什么?

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是由什么原因引...

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有哪些表现及如...

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容易与哪些疾病...

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应该如何预防?

更多文章>>

症状

病变局部呈红棕色,肿胀,浸润,表面呈橘皮状,热、疼痛及压痛,形似蜂窝织炎,但无发热。肥胖,局部静脉压高,水肿等常为发病基础。由于皮肤静脉高压导致局部水肿,血液中大分子物质自毛细血管漏出,使毛细血管外纤维素沉着,局部组织缺氧以及营养缺乏,使组织硬化增厚。

静脉功能不全基础上,出现急性的红、肿、痛炎症,但无全身发热,使用抗生素无效,即可诊断。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小腿下段静脉高压或重力性大是主要病因。

(二)发病机制

由于皮肤静脉高压,导致局部水肿,血液中大分子物质自毛细血管漏出,使毛细血管外纤维素沉着,局部组织缺氧以及营养缺乏,使组织硬化增厚。

病理:真皮和皮下组织有纤维束间水肿,真皮毛细血管明显增多,有些血管周围呈袖口状纤维蛋白沉着,真皮也可见扩张大淋巴管。

检查

血、尿常规和抗“O”、血沉与黏蛋白检查均正常。
下肢静脉造影发现深、浅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

鉴别

需与蜂窝织炎相鉴别。

蜂窝织炎发病前常出现系统症状,如发热、寒战和乏力。受累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斑块,红肿以中心部最为明显,外周颜色逐渐变淡,与正常皮肤界限不清。水肿处皮肤有坚实感,压之凹陷。严重者有水疱、坏死,破溃流脓而形成溃疡。近卫淋巴结可肿大。儿童好发于头颈部;成人多数肢端受累。

并发症

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并发症可见扩张大淋巴管。

肠淋巴管扩张是一种儿童和年轻人易患的疾病,以小肠粘膜淋巴管扩张为特征,这些扩张的淋巴管是片状的,需要几块活检来做诊断。扩张的淋巴管容易破裂,漏出的淋巴液含有多种血浆蛋白、淋巴细胞和乳糜微粒。如果病变在近端,远端的肠腔消化和粘膜吸收可以去除大部分从腔内漏出的蛋白和脂肪,使测定的粪便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丢失非常少。存在脂肪泻时,典型的较轻(日排泄物超过10g),腹泻通常不严重,水肿是主要的体征。

治疗


卧床休息,服利尿药,治疗原发病。


预防

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预防分为以下三方面:

1.一级预防:从事长期站立工作的工厂、企业应予劳动保护,如工作时要应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工作间隙组织做工间操等。

2.二级预防:轻度静脉曲张的病人,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抬高患肢。

3.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关疾病

静脉曲张 疼痛 水肿 肿胀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