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老年性紫癜是发生于高龄者的慢性皮肤紫癜及小血肿。年龄越大发病的机会也越大,可能是由于小血管中胶原减少,伴皮下脂肪和弹性纤维减少,使血管在压力增大时,脆性增加,也有人将其归入机械性紫癜。
最新文章
症状
老年性紫癜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患者为中老年,尤以65岁以上高龄组为多。这种老年人即使在日常生括中,只要轻微外伤,例如指压1~2min就可发生紫癜。女性患者似较男性为多。紫癜主要发生于易受外伤的暴露部位,如背、前额、小腿、上胸V形区以及前臂伸面,偶尔也发生于面部,特别是鼻背与眼镜架接触压迫处,通常对称。压脉带试验常可呈阳性。
早期患处可有血管扩张,继而发生紫癜或开始即有局限性紫癜,其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从针帽至掌大。由于缺乏炎症反应,紫癜的色泽常很少变化,境界鲜明而呈暗紫色,可持续数周或更长。紫癜退后遗留长条形色素沉着。病变处皮肤变薄,缺乏弹性,毛发稀疏甚或缺乏。
根据老年患者、暴露部位、轻微外伤而发生紫癜,故诊断不难。
病因
老年性紫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多由老年人皮肤发生高度的老年慢退行性变时,组织松弛,小血管周围性的胶原组织缺乏,皮下脂肪和弹力纤维丧失,毛细血管壁脆性增加,导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稍受轻微的外伤,即可引起破裂,溢血形成紫癜。有人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及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性减少,60岁时达最低值,这种生理改变,使老年人更易倾向于出血。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有二:①由于衰老以致皮肤松弛和皮肤、皮下组织萎缩,血管失去支持而又缺乏弹性,轻微外伤就可造成血管破裂,红细胞外渗;②组织中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减弱,故血液吸收迟缓,在细胞外渗处常遗留含铁血黄素沉着。如此反复而成慢性复发性疾病。
检查
老年性紫癜应该做哪些检查?
1.出凝血时间正常,束臂试验轻度阳性。
2.外周血血小板正常。
3.骨髓象巨核细胞正常。
组织活检:病变处皮肤萎缩,真皮上部弹性纤维变性而下部萎缩。胶原纤维疏松、分离而成束。红细胞外渗处静脉破裂而毛细管外观正常,几无炎症反应。
鉴别
老年性紫癜是发生于高龄者的慢性皮肤紫癜及小血肿,伴有营养不良时尤为常见。出血多见于颜面、颈部、上肢伸侧、手背及小腿。出血多见于颜面、颈部、上肢伸侧、手背及小腿。老年性紫癜的皮下出血吸收缓慢,常持续数周,且紫癜小腿后往往长时间遗留褐色色素沉着,无不良后果。不典型病人需与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性假性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并发症
老年人皮肤变薄,皮下结缔组织中的胶原、弹性蛋白及脂肪组织萎缩和退行性变,使皮下组织松弛,血管缺乏支撑,脆性增加。皮肤的营养障碍也可使小血管脆性增加。脆弱的小血管在受到压迫和牵拉时易破裂出血。出血最常发生于上述身体的暴露部位,表明阳光的光化作用也促成了胶原的变性过程,使这些部位的血管特别脆弱。另外,老年人血浆及白细胞内维生素C含量随增龄而进行性减少的生理性改变。慢性肝病、抽烟饮酒等因素也会加重这种出血的倾向。
治疗
老年性紫癜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外伤及防止新损害。慎用皮质激素外用制剂,以免加重或诱发新的紫癜。纠正营养不良及治疗肝病。部分患者服用同化激素有效。维生素C、E及烟酸亦可酌情使用。
(二)预后
本病很容易复发。
预防
本病多由老年人皮肤发生高度的老年慢退行性变时,组织松弛,小血管周围性的胶原组织缺乏,皮下脂肪和弹力纤维丧失,毛细血管壁脆性增加,导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稍受轻微的外伤,即可引起破裂,溢血形成紫癜。故本病属于退行性病变,可吃点含有维生素C高的猕猴桃、柠檬等食物,可降低血管的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