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较罕见,系胚胎发育过程中,动脉主干分隔不完全,在主动脉和肺...

就诊科室:内科 心血管内科 

医生指导: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常见问题 >>

介绍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较罕见,系胚胎发育过程中,动脉主干分隔不完全,在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形成间隔缺损,缺损距主动脉瓣0.5cm~1.5cm。大小一般在1.5cm~2.5cm。Mori将本病分为三型:I型为主一肺动脉间隔近端缺损;Ⅱ型为间隔远端缺损;Ⅲ型为间隔完全缺损。

最新文章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

哪些疾病与主-肺动脉隔缺损有相似...

主-肺动脉隔缺损的治疗方法?

主-肺动脉隔缺损有什么表现?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是什么?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是由什么原因引...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有哪些表现?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应该做哪些检查?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治疗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1.症状
类似动脉导管未闭,但血液是从升主动脉经过缺损到肺动脉干。所以症状出现早而且严重。有心悸、气急、疲乏无力,晚期可出现发绀。
2.体检
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以听到收缩期杂音,少数患者可有连续性杂音,同一部位可扪及收缩期震颤,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或分裂。有水冲脉、脉压大。

病因

主-肺动脉隔缺损导致循环生理异常。早期,由于大量血流自主动脉分流至肺动脉,使肺静脉回流至左侧心腔的血量增加,加重左心室负担,因而引起左心室肥大及劳损,而体循环血流量相对不足,导致发育不良或迟缓。由于肺充血,易招致呼吸系感染。后期,肺小动脉发生管壁增厚和管腔变小等继发性病变,使肺动脉阻力增加、压力升高,右心室负荷过重,引起左、右心室合并肥大。待肺动脉压力高于主动脉时,形成反向(右至左)分流,出现全身性紫绀。

检查

1.症状
类似动脉导管未闭,但血液是从升主动脉经过缺损到肺动脉干。所以症状出现早而且严重。有心悸、气急、疲乏无力,晚期可出现发绀。
2.体检
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以听到收缩期杂音,少数患者可有连续性杂音,同一部位可扪及收缩期震颤,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或分裂。有水冲脉、脉压大。
3.心电图
示左心室肥大或双室肥大,如有右向左分流,可出现右室肥大。
4.X线检查
双肺血多,心脏明显扩大,主动脉结不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阴影增宽。
5.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肺动脉壁扫描回声中断。
6.右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
可显示肺动脉压力和含氧量增高。如导管从肺动脉直接进入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部,即可明确诊断。主动脉逆行造影可显示缺损大小和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鉴别

1.症状
类似动脉导管未闭,但血液是从升主动脉经过缺损到肺动脉干。所以症状出现早而且严重。有心悸、气急、疲乏无力,晚期可出现发绀。
2.体检
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以听到收缩期杂音,少数患者可有连续性杂音,同一部位可扪及收缩期震颤,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或分裂。有水冲脉、脉压大。
3.心电图
示左心室肥大或双室肥大,如有右向左分流,可出现右室肥大。
4.X线检查
双肺血多,心脏明显扩大,主动脉结不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阴影增宽。
5.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肺动脉壁扫描回声中断。
6.右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
可显示肺动脉压力和含氧量增高。如导管从肺动脉直接进入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部,即可明确诊断。主动脉逆行造影可显示缺损大小和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并发症

许多病人在婴儿或幼儿期即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幸存者心悸气急乏力易患呼吸系感染和发育不良等症状,晚期肺动脉高压严重产生逆向分流时,则出现全身性紫绀。本病还常常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脏畸形,如房间隔缺损等。

治疗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由于症状重,病情发展快,极易并发心力衰竭或肺部感染,预后不佳,因此,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但如出现发绀或以右向左分流为主者,为手术禁忌证。
治疗原则及手术要点:
1.手术在中度低温和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
2.入路多采用经主动脉切口,仅在缺损小、肺动脉无明显扩大者方可考虑经肺动脉切口进行修复。
3.缺损较小、边缘距左冠状动脉口较远者可用无创缝线双层连续缝合缺损,或用带垫片褥式缝合,缝合最后一针时注意注水排气。
4.缺损大于1cm,或近冠状动脉开口处,以补片修复,用带垫片褥式缝线从肺动脉侧进针,将补片缝至主动脉一侧。
5.经主动脉切口修复时,注意应行高位升主动脉插管,便于显露术野。
6.体外循环开始后,阻断双侧肺动脉,防止发生灌注肺。
术后处理
1.常规辅助呼吸6~8h,对缺损大、肺动脉压明显增高者,应适当延长辅助呼吸时间。
2.扩血管药治疗,以降低肺动脉压,对术前有肺动脉高压者,应予充分重视。

预防

先心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为预防先心病的发生,应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适龄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孕妇及其家属的作用。
1.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孕妇本人及其配偶,如嗜烟、酗酒等。
2.孕前积极治疗影响胎儿发育的疾病,如糖尿病、红斑狼疮、贫血等。
3.积极做好产前检查工作,预防感冒,应尽量避免使用已经证实有致畸胎作用的药物,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4.对高龄产妇、有先心病家族史、夫妇一方有严重疾病或缺陷者,应重点监测。

相关疾病

肺动脉高压 动脉导管未闭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