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即指周围神经的淀粉样变性是淀粉样物质在周围神经沉积,引起...

别名:淀粉样变性外周神经病,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变,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多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淀粉样变性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医生指导: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常见问题 >>

介绍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即指周围神经的淀粉样变性是淀粉样物质在周围神经沉积,引起的一组严重的进行性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该组疾病主要包括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多周围神经病(FAP)、原发性轻链淀粉样变性、透析相关/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性。

最新文章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检查 ...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诊断要做些什...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是什么?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的症状表现。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容易与哪些疾...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可以并发哪些...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应该如何预防?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是由什么原因...

更多文章>>

症状

本病包括多个临床类型,主要根据发病家系的种族进行分类。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目前已可根据基因突变的特点进行分类,两种分类的对应关系见表1。FAP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不同类型的临床特点有所不同。

1.FAPⅠ型(葡萄牙型)

25~30岁起病,呈感觉运动型周围神经病特征,早期表现为双下肢受累为主,足下垂,晚期累及上肢,表现为四肢运动感觉障碍,腱反射消失。自主神经受累时出现瞳孔改变、阳痿无精症。营养障碍可引发皮肤溃疡。晚期肾脏受累,出现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此外还可有各种内分泌腺功能减退、脑神经损害、小脑和锥体束损害等。

2.FAPⅡ型(北美/爱尔兰型)

为FAPⅠ型的晚发型。其临床特点为严重的运动型周围神经病和心肌病

3.FAPⅢ型(印度/瑞士型)

50岁以后起病,为感觉运动型周围神经病,初期表现为腕管综合征,以后逐渐累及下肢,出现足下垂和小腿肌肉萎缩。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肌束颤动和延髓性麻痹症状。此外还可有晶体浑浊和肝脾肿大。

4.FAPⅣ型(依阿华型)

40岁以后起病,周围神经损害的表现类似于FAPⅠ型,多同时伴有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和肾病表现。

5.FAPⅤ型(芬兰型)

30岁起病,初期表现为角膜呈格子状营养不良(latticecornealdystrophy)、溃疡和慢性青光眼。50岁以后逐渐出现脑神经受累以及感觉和自主神经损害。此外还可有皮肤松弛、增厚和蛋白尿。

6.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神经病又称非家族性淀粉样变性神经病

10%~30%的原发性轻链淀粉变性可合并周围神经病。

本病老年期发病,主要临床特征为细感觉纤维神经病(small-fibersensoryneuropathy)和自主神经功能低下。表现为痛性感觉异常,对称性痛觉和温度觉缺失,而位置觉和震动觉保留。感觉症状之后可出现肌无力,开始局限在双足,以后逐渐累及上肢,类似于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自主神经功能低下可在病初出现,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腹泻、阳痿、皮肤溃疡和发汗功能丧失。其他系统受累时可有肝脾肿大、蛋白尿或肾病、异常球蛋白血症和巨舌


病因

1885年病理学家Virchow在观察蜡样肝大时首先使用淀粉样物质一词。当时发现肝脏内的蜡样物质可用碘及硫酸染色,被认为是一种多糖类纤维素,故称淀粉样物质(amyliod)。研究发现,所谓淀粉样物质是生理状态下可溶性蛋白质在一些病理因子(如单核吞噬系统产生的细胞激动因子)的作用下形成β折叠结构(β-pleatsheetconfiguration),使其变为不可溶的蛋白质并在多个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外沉积,因此淀粉样物质又称淀粉样蛋白(amyloid)。在周围神经沉积的淀粉样蛋白主要有2个类型,一种是转甲蛋白(transthyretin),主要由肝脏合成,也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脉络丛和眼内产生,是血浆运输蛋白的一种,运输甲状腺素和维生素A,转甲蛋白的沉积见于FAP。另一种淀粉样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κ链和λ链),由浆细胞产生,见于原发性轻链淀粉样变性和浆细胞增生症。此外还有糖尿病相关胰岛淀粉样多肽链、载脂蛋白系列、血清淀粉样物质A和胶质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沉积的淀粉样蛋白有β淀粉样蛋白和朊蛋白(prion),前者主要见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后者见于羊瘙痒症、疯牛病和发生在人类的CJD。


检查

1.血液检查

包括血糖、肝功、肾功、血沉常规检查;风湿系列、免疫球蛋白电泳、冷球蛋白、M蛋白等与自身免疫有关的血清学检查。

2.血清重金属(铅、汞、砷、铊等)浓度检测。

3.尿液检查

包括尿常规、本-周蛋白、尿卟啉以及尿内重金属排泄量。

4.脑脊液

除脑脊液常规外还应查免疫球蛋白。


鉴别

孤立的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诊断比较困难,应与多种其他周围神经病进行鉴别,此时腓肠神经活检显得尤为重要。

并发症

不同类型对全身其他系统的累及可有不同表现。可出现内分泌腺功能减退、肝脾肿大、蛋白尿或肾病、异常球蛋白血症、慢性青光眼巨舌

治疗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淀粉样变性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减少引起淀粉样物前体蛋白的合成。

2.抑制淀粉样纤维的合成。

3.抑制淀粉样物质在细胞外沉积。

4.促进已形成的沉积物溶解。

5.对症处理,应用大剂量的B族维生素、三磷腺苷(ATP)、辅酶A和肌苷,或可对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功能重建具有促进作用。传统的马法仑泼尼松方案(MP)其经验来自治疗造血系统淀粉样变性,治疗淀粉样变性效果不佳,仅约20%的患者有效,并常引起骨髓异常增生或白血病,并带来感染等严重副作用。异常蛋白的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在少数FAP患者中也取得了一定疗效。早期诊断,早期行肝移植治疗可能会对FAP患者有益。


预防

尚无有效预防方法。加强对患病者的护理及对症处理,可以延长存活期。


相关疾病

心肌病 阿尔茨海默病 腹泻 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肾病 营养不良 腕管综合征 青光眼 阳痿 瘙痒症 淀粉样变性 肝大 延髓性麻痹 直立性低血压 巨舌 无精症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