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硬化症

肾硬化症
肾硬化症包括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性肾硬化,和高血压引起的良性肾硬化及恶性...

就诊科室:内科 外科 肾病内科 泌尿外科 心脏外科 

医生指导:肾硬化症常见问题 >>

介绍

肾硬化症包括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性肾硬化,和高血压引起的良性肾硬化及恶性肾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多见于老年人,伴或不伴有高血压。

最新文章

肾硬化症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诊断肾硬化症的常规方法有哪些 肾...

肾硬化症应注意的饮食问题有哪些

肾硬化症的原因和机制

肾硬化症是什么?

肾硬化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肾硬化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肾硬化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肾硬化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肾硬化症应该如何预防?

更多文章>>

症状

动脉性肾硬化的病人可见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如心、脑及外周血管硬化的表现,伴或不伴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良性期的表现有体重过重、头痛、眩晕、心悸、气短、精神紧张及心前区疼痛等。恶性期的表现有头痛及高血压脑病,体重减轻,视力障碍。肾硬化早期见腰酸、腰痛水肿血尿、夜尿多等,晚期见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动脉性肾硬化的病人见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如心、脑及外周血管硬化的表现,伴或不伴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良性期血压常中度升高,最终导致充血性心衰或脑血管意外,只少数患者死于肾衰。恶性期舒张压常在130mmHg以上,视乳头水肿为其突出的特点,有时也可见出血与渗出物,常导致肾衰。


病因

1.动脉性肾硬化:发病机理与其他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同。

2.良性肾硬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和肾小球内高压都会导致肾小球损伤。良性肾硬化的血管和肾小球病变也可见于老年人,甚至无高血压的患者。这些变化可能与老年人GFP进行性下降有关。

3.恶性肾硬化:最初的病变是因血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血管壁损伤。


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

尿液分析:①蛋白尿。②红细胞:主要见于恶性期的患者,严重时呈肉眼血尿

2.肾功能检查:良性期的患者,轻、中度高血压对肾功能一般无影响,较严重的高血压多数使GFP降至65ml/分的水平,在出现肾功能不全之前,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较早的表现,为动脉和小动脉病变引起肾血流减少的反映。

3.肾活检。


鉴别

1.肾血管性高血压

表现为高血压。但多见于青年,以往血压正常;上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静脉尿路造影两肾长轴长度相差1.5cm以上;肾动脉造影示肾动脉主干狭窄及狭窄后扩张;

2.慢性肾盂肾炎

表现为慢性进行性高血压及双肾缩小。但以往有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史,泌尿系统症状和尿液改变出现在高血压发生之前;尿中脓细胞数量较多,普通细菌培养有致病菌。


并发症

肾动脉硬化症,继发于高血压,临床可分良性与恶性肾小动脉性肾硬化,前者病程较长,一般病程20年,但在患病过程中仍有小部分病人(1%-8%)转为恶性期,若不及时治疗,常于1-2年内死亡,后者病变发展迅速,肾功能急剧恶化,短期内进入肾功能尿毒症,常伴有心、脑等多器官功能衰退,若未能及时治疗3个月内死亡率达50%以上,1年内为90%。只要及早耐心治疗,关键是使血压长期持续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大多数病人良性肾小动脉性硬化愈后是乐观的。

治疗

1.对症治疗。

2.积极治疗原发病。

肾硬化症的病人一般预后较好,仅少数病例发展至肾功能衰竭


预防

(一)饮食调养

应忌食辛辣及肥甘厚味,进低盐饮食,戒烟酒,饮食有节,平素以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为主,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下食疗方服之。

(二)生活起居

生活要有规律,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三)辨证施护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之对治疗树立信心。同时教给患者一些控制情绪、调整心态的方法。给病人安排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及摇动床架,光线不宜过强。阴虚为主者,少食生姜、羊肉等食物,多食养阴之品;阳虚者注意保暖,少食寒凉之品。


相关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头痛 高血压脑病 肾功能衰竭 肾血管性高血压 腰痛 疼痛 原发性高血压 慢性肾盂肾炎 血尿 水肿 高尿酸血症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