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砷中毒

小儿砷中毒
小儿砷中毒一般由服用含砷药物剂量过大所致,也可由误食含砷的毒鼠、杀虫药所致。...

别名:儿童砷中毒

就诊科室:内科 儿科 消化内科 儿科综合 

医生指导:小儿砷中毒常见问题 >>

介绍

小儿砷中毒一般由服用含砷药物剂量过大所致,也可由误食含砷的毒鼠、杀虫药所致。砷具有金属性,其毒性极低,但其化合物如氧化物、盐类及其有机化合物均有毒性。其纯品外观似食盐、糖、石膏等。引起砷中毒的化合物主要有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五氧化二砷、砷化氢、二硫化二砷(雄黄)、三硫化二砷(雌黄)等。三价砷化合物的毒性较五价砷为强。在我国,砷中毒大多数是由饮用水中含砷量过高引起的。母亲中毒可导致胎儿及乳儿中毒。

最新文章

小儿砷中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砷中毒该如何治疗?

小儿砷中毒是什么?

小儿砷中毒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小儿砷中毒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小儿砷中毒应该如何预防?

小儿砷中毒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小儿砷中毒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小儿砷中毒应该做哪些检查?

更多文章>>

症状

急性砷中毒早期常见消化道症状,口及咽喉部干、痛、烧灼、紧缩感、声嘶、恶心、呕吐、咽下困难、腹痛腹泻等。呕吐物先是胃内容物,继之混有血液、黏液和胆汁,有时杂有未吸收的砷化物小块,吐物可有蒜样气味。重症极似霍乱。开始排大量水样便,以后变为血性或米泔水样,混有血丝,很快发生脱水、酸中毒以至休克。同时可有头痛、眩晕、烦躁、谵妄、中毒性心肌炎、多发性心肌炎等。少数有鼻出血及皮肤出血。严重病儿可于中毒后24h至数天内发生呼吸、循环、肝、肾等功能衰竭及中枢神经病变,出现呼吸困难、惊厥昏迷等危重征象,少数在中毒20min~48h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而胃肠道症状并不显著。病人可有血卟淋病发作,尿卟胆原强阳性。砷化氢中毒常有溶血现象。亚急性中毒时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四肢感觉异常,先痛后麻,继而无力、衰弱,直至完全麻痹或不全麻痹,出现腕垂、足垂及腱反射消失等;或有咽下困难,发音及呼吸障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时发生皮肤潮红或红斑。慢性中毒患者多表现衰弱、食欲不振,偶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巩膜轻黄染、肾区疼痛、皮肤黏膜重度黄染。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有贫血、红细胞和骨髓细胞生成障碍,且有脱发、口炎、鼻炎、鼻中隔溃疡、穿孔、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及足跟皮肤过度角化,指甲失去光泽和平整,变薄且脆,出现白色横纹。X线检查见胃肠中有X线不能穿透的物质。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

病因

1.急性中毒

常由于服用含砷量过大的药物,或是误食含砷的杀虫灭鼠药以及被砷污染的瓜果、蔬菜所致。

2.慢性中毒

常由于职业接触或环境污染所致。

3.母亲(孕妇)中毒

可导致胎儿及乳儿中毒。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可疑中毒时应测发和尿砷,发砷、尿砷明显升高。

(1)血砷检查血砷>0.1mg/100ml有诊断意义,但血砷对砷中毒的诊断意义不大,因为砷在血液中生物半衰期很短,仅60小时,血砷浓度只有在接触砷的当日有变化。

(2)血象检查血象检查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血红蛋白1.33μmol/100g(0.1mg/100g)。

(4)尿砷尿胆原阳性,尿常规见蛋白及红、白细胞。尿砷检查尿砷升高,正常尿砷2.67μmol/L(0.2mg/L),在全身吸收后1~2周还持续在高水平。

(5)呕吐物砷定性阳性。

(6)骨髓检查出现红细胞及骨髓细胞生成障碍。

2.其他检查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做X线胸片、心电图、脑电图、B超等检查。

(1)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异常,常见T波和S-T段改变,提示心肌损害;QT时间延长,可出现各类心律失常

(2)神经肌电图检查示神经源性损害。受累肌肉有失神经电位,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3)X线检查可发现在胃肠道有X射线不能穿透的物质。


鉴别

重症极似霍乱,应注意鉴别;发生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应注意心肌炎脑炎,脑病鉴别。


并发症

发生脱水、酸中毒以至休克;伴有心、肝、脑、肺等损害,发生中毒性心肌炎、严重儿发生呼吸、循环、肝、肾等功能衰竭及中枢神经病变,出现惊厥昏迷等危重征象,病死率很高。并发症多出现于慢性中毒患者,如慢性肝炎、白内障、贫血、再障、周围神经病、皮肤癌、肺癌等。


治疗

1.急性中毒

(1)急性经口中毒立即进行催吐,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洗胃,以后给服新鲜配置的氢氧化铁解毒剂(12%硫酸亚铁溶液与20%氧化镁混悬液,等量混合配制,摇匀后使用),使与砷结合成不溶性的砷酸铁,每5~10分钟服1匙,直至呕吐,停止给药。如无此药,可给药用碳悬液、牛乳或蛋清水等,再用硫酸钠或硫酸镁导泻。

(2)特效解毒剂同时迅速选用如二巯丁二钠(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丙磺钠(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丙醇等特效解毒剂。

(3)对症治疗对肝、肾、胃肠道等症状,神经炎,惊厥等,可对症治疗。

(4)静脉补液、利尿促进毒物排泄根据病程补充液体及电解质,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维持酸碱平衡。腹部及肌肉疼痛可用葡萄糖酸钙静注。

(5)严重溶血可以换血,必要时应用血液透析。

2.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除上述巯基化合物外,并可给10%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1次/天。


预防

生产砷化合物时,应密闭、回收。加强保管砷化合物,特别是三氧化二砷(砒霜),其外观与面粉、食盐等相似,应专人保管,防止误服及投毒。

应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自动化、机械化和密闭化程度,加强个人防护;对各种含砷的废气、废水与废渣应予回收和净化处理,严防污染环境;作业工人应每年定期查体,监测尿砷;有严重肝脏、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皮肤疾患的人员,不宜从事砷作业。


相关疾病

心律失常 心肌炎 头痛 脑炎 腹泻 腹痛 便秘 贫血 惊厥 鼻炎 鼻出血 淋病 脱发 疼痛 霍乱 休克 砷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发性神经炎 昏迷 谵妄 脱水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