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
先天性梅毒患者中80%累及肝脏,可能系梅毒螺旋体透过胎盘,进入脐静脉最后到达...

别名:先天性肝硬化,梅毒性肝硬化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性病科 传染科 

医生指导: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常见问题 >>

介绍

先天性梅毒患者中80%累及肝脏,可能系梅毒螺旋体透过胎盘,进入脐静脉最后到达肝脏,先天性梅毒患儿血清学检查为阳性。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消瘦乏力、腹痛、腹泻、牙龈出血、鼻出血、发热、黄疸、脾大、腹壁静脉曲张、腹腔积液等。

最新文章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有哪些表现及如...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应该做哪些检查?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的方法有...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是什么?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是由什么原因引...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容易与哪些疾病...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应该如何预防?

更多文章>>

症状

肝硬化早期,肝脏功能下降不明显,当肝硬化的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消瘦乏力、腹痛、腹泻、牙龈出血、鼻出血、发热、黄疸、脾大、腹壁静脉曲张、腹腔积液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肝硬化还会引起女性一系列内分泌失调,如月经不调、闭经以及不孕不育等症状;也可并发电解质平衡失调、上消化道出血、低钠血症、肝性脑病等。晚期先天梅毒表现为对皮肤、黏膜、骨骼及内脏等的损害。眼部病变最多,肝脏受损最明显。


病因

肝脏病理变化似甲型肝炎,肝细胞气球样变,点状或灶性坏死及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有明显胆汁淤积。通过电镜观察表明肝细胞损害可能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

检查

1.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抗-HEVIgM,为确诊急性戊型肝炎的指标。是用重组或人工合成多肽作抗原。国内应用本法检测111例急性戊型肝炎,抗HEV阳性率为86.5%,检测32例恢复期患者,抗-HEV阳性率6.3%,提示抗-HEV持续时间较短,病后5~6月63%转阴。

2.蛋白吸印试验(WesternBlot,WB)此法较ELISA法灵敏和特异,但操作方法较复杂,检测所需时间较长。

3.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sChainReaction,PCR)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和粪便中HEV-RNA,本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在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实验室污染而出现假阳性。

4.免疫电镜技术(IEM)和免疫荧光法(IF)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粪便、胆汁和肝组织中HEV颗粒和HEV抗原(HEAg)。但此两种方法均需特殊设备和技术,且HEV在肝组织、胆汁和粪便中存在时间较短,阳性率较低,不宜作为常规检查。


鉴别

应与HAV、HBV、HCV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损害相鉴别。


并发症

可并发电解质平衡失调、上消化道出血、腹水、低钠血症、肝性脑病等。


治疗

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1.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2.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

3.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热重者可用菌陈胃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菌陈蒿汤和胃苓合方加减;肝气郁结者用逍遥散;脾虚湿困者用平胃散。有主张黄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治愈。


预防

本病由先天梅毒引起,无有效预防措施,应积极响应“优生优育”的号召,提高人口素质。

相关疾病

肝硬化 死胎 流产 梅毒 皮肤瘙痒 黄疸 甲型肝炎 血清病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