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能自愈的条件是什么 介绍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2 16:42:30

分享

膜性肾病的别称是膜性肾小球肾炎,属于肾内科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膜性肾病是病理诊断名词,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根据病因的不同,膜性肾病包括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特发性膜性肾病与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有密切关系,继发性膜性肾病通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乙肝病毒感染等疾病引起的,在临床上比较多见。那么,膜性肾病能自愈的条件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法。

\"\"

非免疫治疗。非免疫治疗适合血浆白蛋白轻度降低的年轻患者,包括控制血压、抗凝治疗、低蛋白饮食等。需要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25/70mmHg之下,首选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此外,患者需要调整饮食习惯,保持低蛋白饮食。膜性肾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需要进行抗凝治疗,首选药物为低分子肝素注射剂。如果患者有长期低蛋白血症的,需要密切观察凝血功能。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要考虑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蛋白尿持续时间还有肾功能的状态。在临床上,如果蛋白尿超过3.5g/天,而且伴有肾功能减退的现象,需要进行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没有效果,使用激素配合环磷酰胺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

本文介绍了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和非免疫治疗。膜性肾病一般不能自愈,患者需要进行治疗。膜性肾病多见于四十岁以上的人群,病情比较隐匿,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在常规检查中可发现蛋白尿。膜性肾病的诊断需要做肾活检病理改变检查,包括光镜、免疫病理和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