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积

痰积
痰积病证名。九积之一。见《儒门事亲》卷三。指痰浊积聚于胸膈之积证。《医碥·积...

就诊科室:中医科 中医综合科 内科 呼吸内科 

医生指导:痰积常见问题 >>

介绍

痰积病证名。九积之一。见《儒门事亲》卷三。指痰浊积聚于胸膈之积证。《医碥·积聚》:“痰积,症见麻木眩晕,痞闷嗜杂,其人平素多痰。”常兼有涕唾稠粘,咳咯难出,胸部隐痛,自觉从咽部至胃脘狭窄如线,头晕目眩,腹中累累有块等症。治当开胸涤痰除积。用导痰汤、竹沥达痰丸等方。若证重而形气俱实,选用控涎丹;胸膈痞闷甚、恶心欲吐者,可用探吐或瓜蒂散,促其吐出痰涎。参见积、痰证条。

最新文章

盐酸氨溴索为何下架,副作用有哪些

沐舒坦雾化吸入说明书 沐舒坦治...

盐酸氨溴索被禁是真的吗,盐酸氨溴...

贝莱口服液有什么副作用

德国沐舒坦儿童止咳糖浆说明书

贝莱口服液说明书是什么

沐舒坦的常见副作用

盐酸美司坦片作用 服用盐酸梅斯...

一直感觉喉咙里有痰是什么症状

喉咙里有痰吃什么药好

更多文章>>

症状

常兼有涕唾稠粘,咳咯难出,胸部隐痛,自觉从咽部至胃脘狭窄如线,头晕目眩,腹中累累有块等症。治当开胸涤痰除积。

见《儒门事亲、五积六聚治同郁断》,指痰浊凝聚胸膈而成积。症见痰多稠粘,咳咯难出,头晕目眩,胸闷隐痛,脉象弦滑等。


病因

是由於痰阻气滞,湿浊凝聚於胸膈间所致。

痰证,病证名。痰,古作“澹”或“淡”。泛指痰浊之邪滞留于体内的病证,包含较广。痰与饮常兼并发病,《金匮要略》有专篇论述。《诸病源候论》则记述了寒痰、热痰等痰证。朱丹溪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见《丹溪心法》)。《症因脉治·痰证》:“痰之为病,变化百出,皆内因七情,外感六气,中宫失清化之令,薰蒸结聚而成。须分所兼之邪治之。”《医林绳墨》卷二:“人之气道,贵处清顺,其痰不生。设若窒塞其间,痰必壅盛。或因风、寒、暑、湿、热之外感,或因七情、饮食之内伤,以致气逆液浊,而变为诸症之所生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景岳全书·杂证谟》:“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有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即彼,必与二脏有涉。”临床上根据痰饮因、证和部位的不同,又为分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虚痰、实痰、气痰等病证。

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常兼有涕唾稠粘,咳咯难出,胸部隐痛,自觉从咽部至胃脘狭窄如线,头晕目眩,腹中累累有块等症。主要症状有胸膈痞满隐痛,痰涎咳咯不出,涕唾稠粘,吞咽梗阻,头晕目眩,腹中有硬块。目前暂无关于此病的鉴别资料报道!

并发症

见《儒门事亲、五积六聚治同郁断》。指痰浊凝聚胸膈而成积。症见痰多稠粘,咳咯难出,头晕目眩,胸闷隐痛,脉象弦滑等。治以开胸涤痰为主。目前暂无关于此病的并发症报道!万一发病,应积极治疗,主动干预,防止继发性损害。

治疗

用导痰汤、竹沥达痰丸等方。若证重而形气俱实,选用控涎丹;胸膈痞闷甚、恶心欲吐者,可用探吐或瓜蒂散,促其吐出痰涎。方用导痰汤或竹汤达痰丸等。如症重而形气俱实,可用控涎丹。痰积在喉胸者,可考虑用吐法治疗。痰浊凝聚胸膈而成积。症见痰多稠粘,咳咯难出,头晕目眩,胸闷隐痛,脉象弦滑等。治以开胸涤痰为主。

预防

方用导痰汤或竹汤达痰丸等。如症重而形气俱实,可用控涎丹。痰积在喉胸者,可考虑用吐法治疗。早睡早起,运动身体。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亦易激动生火,招致外感内伤。保持心境平和。春季忌怒,处事勿过于急躁,要时常保持心境平和。注意多喝水清淡饮食。

相关疾病

头晕 痞满 积聚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