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怎么引起的 诱发结肠息肉的4个原因

发布时间:2023-01-02 00:26:11

分享

所谓的息肉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在粘膜表层突出的异常组织,这种息肉通常是由黏膜细胞的不断生长和聚集所形成的,而结肠息肉这一疾病正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息肉疾病。结肠息肉的发病率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高,而导致结肠息肉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饮食因素

结肠息肉的形成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若大家在日常饮食中经常食用辛辣、刺激以及腌制品等食物,就会使细菌和体内的胆酸相互作用,继而诱发结肠息肉。

2、遗传因素

结肠息肉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息肉的形成与人体基因突变以及遗传因素存在一定的关联,据相关研究发现,突变基因是可以经由父母遗传给孩子的,而在遗传的几率上则是男女均等。因此,有结肠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应谨防结肠息肉的发生。

3、炎症刺激

由于肠粘膜受到炎症的长期刺激,很容易就会引发结肠息肉,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肠粘膜经常出现充血或水肿的症状,且粘膜在糜烂溃疡可自行愈合,以致于疤痕不断收缩,继而形成息肉状,加上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最终就会导致腺体阻塞,继而诱发结肠息肉。

4、粘膜损伤

黏膜损伤是诱发结肠息肉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肠粘膜的上皮细胞经常受到粪便粗渣或其他异物的刺激,就会导致直肠粘膜不断受损,继而导致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息肉。

温馨提醒:结肠息肉在患病后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而息肉往往是在体检时才会发现,如果息肉的体积较大,就会因长期受到粪便的摩擦而出现粘膜溃烂的情况,因此患者的粪便中通常都会粘有血液和粘液,长久如此便会引发便血的症状。因此大家平时应注意防治结肠息肉,若发现患有此病,则立马就医治疗,切勿故意拖延,以免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