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为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根据肿瘤是来自...

别名:副神经节瘤,肾上腺髓质瘤,嗜铬母细胞瘤

就诊科室:肿瘤科 内科 内分泌科 

医生指导:嗜铬细胞瘤常见问题 >>

介绍

嗜铬细胞瘤为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根据肿瘤是来自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将副神经节瘤分为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包括化学感受器瘤、颈动脉体瘤等)及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包括腹膜后、盆腔及纵隔后的副神经节瘤)。某些患者可因长期高血压致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或因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导致危象,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时、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

最新文章

嗜铬细胞瘤与神经节细胞瘤如何区分

嗜铬细胞瘤是怎么得的

嗜铬细胞瘤做介入手术管用吗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无功能嗜铬细胞瘤严重吗

嗜铬细胞瘤应该注意什么

嗜铬细胞瘤伴囊性变是恶性吗

多发的嗜铬细胞瘤怎么治疗

膀胱嗜铬细胞瘤会遗传吗

左肾上腺增粗是嗜铬细胞瘤吗

更多文章>>

症状

本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甚大,突然发生恶性高血压、心衰或脑出血等。嗜铬细胞瘤大约10%在肾上腺外,10%呈恶性,10%为家族性,10%出现于儿童,10%瘤体在双侧,10%为多发性。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儿茶酚胺分泌过量有关,表现有高血压、头痛、心悸、高代谢状态、高血糖、多汗。

病因

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病人中患病率为0.05%~0.2%,发病高峰为20~50岁。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占80%~90%,且多为一侧性;肾上腺外的瘤主要位于腹膜外、腹主动脉旁。多良性,恶性者占10%。与大部分肿瘤一样,散发型嗜铬细胞瘤的病因仍不清楚。家族型嗜铬细胞瘤则与遗传有关。

检查

1.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
(1)尿中儿茶酚胺、香草基杏仁酸、3-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及其总和(TMN)均可升高。
(2)血浆儿茶酚胺和DHPG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值在本病持续或阵发性发作时明显高于正常。仅反映取血样即时的血儿茶酚胺水平,故其诊断价值不比发作期24小时尿中儿茶酚胺水平测定更有意义。
2.肾上腺CT扫描
为首选。做CT检查时,由于体位改变或注射静脉造影剂可诱发高血压发作,应先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控制高血压,并在扫描过程中随时准备酚妥拉明以备急需。
3.磁共振显像(MRI)
可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及结构特征。
4.B超
灵敏度不如CT和MRI,不易发现较小的肿瘤。可用作初步筛查、定位的手段。
5.131Ⅰ-间碘苄胺(MIBG)闪烁扫描、生长抑素受体和PET显像
具有定性和定位意义。

鉴别

许多疾病都有类似嗜铬细胞瘤表现,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
1.原发性高血压
某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呈现高交感神经兴奋性,表现为心悸、多汗、焦虑、心输出量增加。但患者的尿儿茶酚胺是正常的。尤其是在焦虑发作时留尿测定儿茶酚胺更有助于除外嗜铬细胞瘤。
2.颅内疾病
在颅内疾病合并有高颅压时,可以出现类似嗜铬细胞瘤的剧烈头痛等症状。患者通常会有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来支持原发病。但也应警惕嗜铬细胞瘤并发脑出血等情况。
3.神经精神障碍
在焦虑发作尤其是伴有过度通气时易与嗜铬细胞瘤发作相混淆。但是焦虑发作时通常血压是正常的。如果血压亦有上升,则有必要测定血、尿儿茶酚胺以助鉴别。
4.癫痫
癫痫发作时也类似嗜铬细胞瘤,有时血儿茶酚胺也可升高,但尿儿茶酚胺是正常的。癫痫发作前有先兆,脑电图异常,抗癫痫治疗有效等以助除外嗜铬细胞瘤。
5.绝经综合征
处于绝经过渡期的妇女会出现多种雌激素缺乏导致的症状,如潮热、出汗、急躁、情绪波动难以控制等,类似于嗜铬细胞瘤发作,通过了解月经史,进行性激素及儿茶酚胺的测定可有助于鉴别。
6.其他
甲亢时呈现高代谢症状,伴有高血压。但是舒张压正常,且儿茶酚胺不会增高。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急性心肌梗死等均需与嗜铬细胞瘤鉴别。一般根据发作时心电图改变、改善心肌供血治疗有效等可以与之区别。最关键的还是尿儿茶酚胺的测定。

并发症

1.心血管并发症
儿茶酚胺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休克
2.脑部并发症
脑卒中、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高血压脑病、精神失常。
3.其他
如糖尿病、缺血性小肠结肠炎、胆石症等。

治疗

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并定位,应及时切除肿瘤,否则有肿瘤突然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潜在危险。近年来,随着生化试验及显像技术的发展,嗜铬细胞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技术大为提高,因此术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术前应采用α受体阻滞药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荷,并使原来缩减的血管容量扩大,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预防

由于嗜铬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使诊断有一定困难,但是在下述情况时应首先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
1、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病人,伴有头痛,心悸,多汗,面色苍白,胸,腹部疼痛,紧张,焦虑,濒死感等症状及高代谢状态;
2、患急进性或恶性高血压的儿童,青少年;
3、原因不明的休克;高,低血压反复交替发作;阵发性心律失常;体位改变或排大,小便时诱使血压明显增高;
4、在手术,麻醉,妊娠,分娩过程中出现血压骤升或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者;按摩或挤压双侧肾区或腹部而诱发高血压症群者;
5、服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血压下降不满意,或仅用b-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散发型嗜铬细胞瘤的病因仍不清楚,所以无明确的相关预防,家族型嗜铬细胞瘤则与遗传有关,可做相关遗传学方面的检查。
1.在对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治疗中要高度警惕该病的可能性,应掌握其临床特点才可做到早期诊断,尽量减少漏诊和误诊。
2.一旦确诊该病首选手术治疗根治。
3.在对该病的治疗中注意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以免发生意外。

相关疾病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肌病 心绞痛 室性心动过速 继发性高血压 窦性心动过速 癫痫 头痛 脑出血 高血压脑病 腹痛 便秘 甲亢 低钾血症 肺水肿 肾囊肿 血管网状细胞瘤 血管瘤 胆结石 胰腺囊肿 肾癌 分娩 流产 视神经萎缩 失明 神经纤维瘤 耳聋 耳鸣 放疗 性病 疼痛 麻醉 休克 恶性高血压 便血 高血压危象 急性心肌梗死 原发性高血压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 高钙血症 肾上腺意外瘤 肾上腺髓质增生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直立性低血压 脑瘤 潮热 绝经 视盘水肿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