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系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由不同虫种引起的利什曼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可分为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leishmaniasis,VL),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leishmaniasis,CL)和黏膜皮肤利什曼病(mucocutaneousleishmaniasis,ML)三种。内脏利什曼病也称黑热病(kala-azar),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donovani)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以长期发热、肝脾肿大、末梢血白细胞数减少和血浆球蛋白增高为其主要临床特征。
最新文章
症状
1.潜伏期本病的潜伏期为3~3.5月,有的可达5.5个月或更长。
2.临床症状与体征本病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典型者呈双峰热型,也可呈弛张热型或稽留热型。常伴有出汗、疲乏、全身不适及无力。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及肝、脾肿大,后者尤为明显。有时皮肤可出现斑丘疹,红斑或色素减退斑,刮片可找到无鞭毛体,皮疹也可在治疗后出现,后者则称为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PKADL,postkala-azardermalleishmaniasis)。末梢血液白细胞明显减少,继之出现贫血、鼻出血、齿龈出血或皮肤瘀点。感染较重的患者面部、四肢等处皮肤逐渐呈暗黑色,因而本病也被称为黑热病。
3.临床类型李宗恩及钟惠澜(1935)将本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1)结核型:缓慢发病,午后发热,盗汗,咳嗽,食欲缺乏,常被误诊为肺结核。
(2)伤寒型:约有1/3的病例先有发热,头痛等症状,继之体温上升至39~40℃,持续不退,并有便秘和腹胀,脾肿大及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很类似伤寒病。
(3)波浪热型:有时患者热型呈波浪状,出汗多,脾肿大及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类似布氏杆菌病,但无关节疼痛。
(4)疟疾型:发冷、发热及出汗,类似疟疾之发作,可每日或间日发作一次,一般只连续2~3天,但也可持续数周。
(5)双峰热型:约1/3的早期病例呈双峰热型,即24h内体温有两次升降,一次在清晨,另一次在午后或夜间。
(6)呼吸道感染型:不少病例的初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其中有些病例可类似流感。
(7)胃肠型:常见于儿童,表现为胃肠道不适,轻度腹泻、便秘、腹痛等。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
1.流行病学史来自流行区的长期发热患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2.临床表现长期发热、肝脾肿大,并伴有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及血浆球蛋白明显增高者,应疑及本病而作进一步检查。
3.血清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检查阳性。
4.寄生虫学检查患者骨髓涂片中找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在临床疑似病例而骨髓涂片阴性时,可作脾穿刺涂片检查,其阳性率较骨髓穿刺为高。
病因
引起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指名亚种、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亚种和杜氏利什曼原虫恰氏亚种,也有学者认为这三种均是独立的虫种。近来也有报告热带利什曼原虫(L.tropica)偶也可引起内脏利什曼病。利什曼病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前鞭毛体(promastigote)和无鞭毛体(amastigote)(以前称利朵体)两期,前者见于白蛉体内及培养基内,后者见于哺乳动物宿主体内。前鞭毛体呈锥形,前端较宽,后端较尖细,大小为15~25μm×1.5~3.5μm,有鞭毛一根自前部顶端伸出体外,核位于中央,动基体位于前部。无鞭毛体呈椭圆形,大小为2.9~5.7μm×1.8~4.0μm,内有核及动基体。当白蛉叮咬时,病人或储存宿主体内的无鞭毛体进入白蛉胃内,转化为前鞭毛体,经7天左右的发育和繁殖后,前鞭毛体进入白蛉喙部。此时白蛉如再叮咬人或其他动物宿主时,前鞭毛体进入其体内,为吞噬细胞所吞噬,转变为无鞭毛体并进行繁殖,且被带至网状内皮系统各器官继续繁殖。各种利什曼原虫的形态除大小外,并无明显差异,只能依据同工酶电泳和DNA分析等方法来鉴别虫种。
检查
患者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及粒细胞减少,继之血小板数及红细胞数也均下降。血浆中球蛋白量明显增多,故球蛋白水试验也呈阳性。麝香草酚浊度试验也阳性。血沉增快。
1.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的有直接凝集试验(DAT),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中以DAT、IFAT及ELISA较为敏感,ELISA与麻风患者有交叉反应。血清循环抗原(CAg)的检测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考核具有重要价值。
2.分子生物学检查以PCR检测患者体内利什曼原虫的KDNA,其有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且可有早期诊断与考核疗效的价值。
鉴别
本病应与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常有肺部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抗结核治疗有效,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的方法)、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相对缓脉,中毒症状明显,肥达反应阳性、血培养阳性),布氏杆菌病(有牛、羊、猪等家畜的接触史,头痛明显,关节疼痛,血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相关检查可确诊)等病相鉴别。
并发症
严重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走马疳或称坏死性口腔炎:患者口腔粘膜及其附近组织呈快速坏死,常由齿龈与颊粘膜开始,迅速波及鼻、上腭、下颌、眼眶及咽部,甚至可能穿孔。
2.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急性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的出现,与黑热病病程长短,严重程度,肝脾肿大程度,或已经存在的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程度均不呈平行关系。
3.肺炎:多见于儿童患者。临床表现虽如一般肺炎,但起病多凶猛,发热可达4l℃。呼吸困难、紫绀、循环衰竭、昏迷、惊厥皆不少见。
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口服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注意防止继发感染。对严重贫血和粒细胞减少者给予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若合并细菌感染给予相应的抗菌药物。
2.病原治疗
(1)锑剂常用5价锑制剂葡萄糖酸锑钠,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有很强的杀虫作用,疗效迅速而显著。如治疗中血白细胞尤其中性粒细胞继续减少,则暂停治疗。有心脏病、肝病者慎用。过期药物尤其已变色者因有变成3价锑加大毒性的可能,不应使用。如锑剂治疗3疗程仍未愈者,称之为“抗锑剂”患者,则须用非锑剂治疗。
(2)非锑剂本药疗效差,疗程长,复发率高,毒副作用较大,故仅用于锑剂过敏、无效或并有粒细胞缺乏症者。
3.手术治疗
脾切除多种治疗无效,病原体仍可查到,脾明显肿大并伴脾功能亢进者,应行脾切除术,术后再用锑剂治疗,以期根治。
4.并发症治疗
继发感染者及时用抗生素治疗。粒细胞减少者输新鲜血,适当应用升白细胞药物。
预防
预防与早期诊断,早期特效治疗有很大关系。预防措施包括普查普治病人,消灭贮存宿主犬,以及喷洒杀虫剂消灭白蛉,对控制人源型及犬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具有较好的效果。对野生动物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的控制比较困难,主要在于消灭野生白蛉媒介及提高个体抵抗力。
相关疾病
头痛 腹泻 腹痛 便秘 糖尿病 低血糖症 肺结核 咳嗽 流感 贫血 伤寒 中毒 脾功能亢进 鼻出血 麻风 疼痛 疟疾 黑热病 布氏杆菌病 腹胀 肝大 脾大 皮肤利什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