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感染与脓肿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Retroperitoneal Infection and...

就诊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医生指导:腹膜后感染与脓肿常见问题 >>

介绍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RetroperitonealInfectionandAbscessr),较为少见,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及链球菌。偶有厌氧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放线菌及阿米巴等引起。腹膜外间隙对细菌感染的反应性小,查体不易发现,诊断较为困难。

最新文章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是什么?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有哪些表现及如何...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应该做哪些检查?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应该如何预防?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主要症状有发热、寒战、盗汗、腹部两侧或腰背部疼痛为本病突出表现。其他有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及全身衰竭等。有些患者除全身衰竭外很少有其他症状。体征常见发热(38~39℃)、心动过速及腹部多数(28%)有局限性轻压痛,部分(38%)可触到有触痛的包块(有时需经直肠或骨盆检查才能触到)。一般无腹肌强直。有时出现肋骨椎体区触痛、胁部肿胀、阴囊肿胀及脊柱侧凸肾周脓肿时脊肋角膨隆,有触痛,腰大肌痉挛;如累及髂腰肌时,有脊椎侧弯与同侧病变髋关节屈曲内旋和伸直痛感。白细胞增高,重者可有中毒颗粒及贫血。少见的表现有窦道、皮下气肿、脓肿破溃进入腹腔、小肠、结肠、阴道、胸膜、纵隔、支气管、心包或血管,并出现相应表现。


病因

腹膜感染和脓肿的主要病因。表腹膜后感染和脓肿的病因肾前间隙1.十二指肠、胰肠、后腹膜阑尾、及邻近结肠疾病以及感染和炎症、穿透性消化性溃疡、肿瘤穿孔2.远处来的转移性感染3.意外事故或手术引起损伤肾周间隙1.肾脏疾病如肾盂肾炎、结核、癌等2.损伤、手术3.血源性转移性感染肾后间隙1.从腰大肌、后筋膜间隙或骨盆后腹膜区,感染直接蔓延2.血源性细菌播散3.从附近或远处感染源经淋巴蔓延4.外伤性血肿继发感染后筋膜间隙1.椎体或十二肋感染,腰大肌化脓后感染蔓延2.经血、或淋巴远处感染的蔓延3.术后感染4.腰穿的并发症腹膜后间隙可按解剖部位简易地分为五个区域:①肾周间隙;②上腹膜后间隙;③盆腔间隙;④下腹膜后联和盆腔间隙;⑤局限性肌肉-骨骼间隙,以利分析影响后果的因素。

腹膜后感染和脓肿的病因

肾前间隙

1.十二指肠、胰肠、后腹膜阑尾、及邻近结肠疾病以及感染和炎症、穿透性消化性溃疡、肿瘤穿孔

2.远处来的转移性感染

3.意外事故或手术引起损伤

肾周间隙

1.肾脏疾病如肾盂肾炎、结核、癌等

2.损伤、手术

3.血源性转移性感染腹膜后感染与脓肿

肾后间隙

1.从腰大肌、后筋膜间隙或骨盆后腹膜区,感染直接蔓延

2.血源性细菌播散

3.从附近或远处感染源经淋巴蔓延

4.外伤性血肿继发感染

后筋膜间隙

1.椎体或十二肋感染,腰大肌化脓后感染蔓延

2.经血、或淋巴远处感染的蔓延

3.术后感染

4.腰穿的并发症

腹膜后间隙可按解剖部位简易地分为五个区域:①肾周间隙;②上腹膜后间隙;③盆腔间隙;④下腹膜后联和盆腔间隙;⑤局限性肌肉-骨骼间隙,以利分析影响后果的因素。

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可探及腹膜后某区域的液性暗区回声,并可确定其大小、部位,操作简便,亦可反复检查,诊断价值高,为首选检查方法。

2.X线

X线腹部平片及侧位片比较观察两侧腹膜脂肪线、两侧腰大肌阴影及脊椎等情况。可发现软组织肿块、肾轮廓清清、腰大肌外形改变等。

3.CT及磁共振(MRI)

有较高的诊断率。CT能提供脓肿的准确位置半显示周围脏器的关系。

4.穿刺抽脓

可在CT或B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脓,对吸出物做病理学、细菌学和生化检查,并可将造影剂注入,测量脓肿大小,同时做置管引流,后者更能提高诊断及治疗效果。


鉴别

腹膜后肿瘤,阑尾脓肿、淋巴管瘤、尿液囊肿、腹膜后腔液体渗病腹膜后间隙出血等。

(一)阑尾脓肿:阑尾脓肿为右下腹化服性包块,与髂窝脓肿的鉴别点为:阑尾版肿包块位置较高且偏向内侧,脓肿与肠管关系密切,常能看到肿大的阑尾,无髋关节屈曲状态。

(二)囊性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多见于婴幼儿,为紧贴腹膜后壁,边缘光整的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结合病史与脓肿较易区别。

(三)尿液囊肿:尿液囊肿声像图表现为典型的囊液性占位性病变的特点,发生于肾孟,或输尿管等损伤后,结合临床和相应的图像改变可以鉴别。

(四)寒性脓肿:腹膜后间隙脓肿与寒性脓肿声像图表现类似,主要依靠临床资料和X线摄片加以鉴别。


并发症

弥漫性后腹膜感染,蜂窝组织炎,肾脓肿,腹腔内脏器、腹膜后器官、脊柱或第十二肋的感染、盆腔腹膜后腔脓肿、以及菌血症等。


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1.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明显地改善了腹膜后腔感染后脓肿的预后。因此应注意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2.对症处理。

3.支持疗法:可根据患者有无贫血及全身状况,补充足够量的营养物质,以及输血、补充白蛋白。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5.穿刺抽脓或B型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

二、手术疗法

对于病情较重、脓肿较大,经非手术疗效不佳者,应及时手术切开引流。

腹膜后引流术主要途径为:

①经腰部腹膜后引流术;

②经骶前引流术;

③经胸膜联合切开引流术;

④经腹腔引流术。

前三种引流方法比较常用,后者则效果稍差,也易于发生并发症。


预防

1.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疑诊期间,一方面应进行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另一方面加强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同时完善各项检查。

2.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预防感染,发现感染时要及时对症治疗。腹膜后间隙手术放置引流物,是防止继发性感染在腹膜后间隙扩散的有效措施。

3.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以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力、促进组织愈合、控制和使感染局限。


相关疾病

腹痛 贫血 中毒 腹膜后肿瘤 脊柱侧弯 疼痛 腹膜后间隙出血 腹膜后腔液体渗病 肿胀 肾周脓肿 脊柱侧凸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