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咳

肝咳
肝咳,病证名。咳则两胁痛,甚则不可以转动者。《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

就诊科室:内科 中医科 呼吸内科 

医生指导:肝咳常见问题 >>

介绍

肝咳,病证名。咳则两胁痛,甚则不可以转动者。《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渺下满。”《诸病源候论•咳嗽诸病候》:“肝咳。咳而引胁下痛是也。”

最新文章

肝咳的并发症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肝咳是什么?

肝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肝咳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肝咳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肝咳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肝咳应该如何预防?

肝咳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咳时牵引到两胁疼痛,甚则躯体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部胀满。患者伴有脸颊、手心、脚心潮热感。干酪性肺炎、空洞形成或伴有肺部感染时等可表现为高热。夜间盗汗亦,常见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熟睡时出汗,几乎湿透衣服,觉醒后汗止,常发生于体虚病人。其他全身症状还有疲乏无力、胃纳减退、消瘦、失眠、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症状。

病因

肝咳是临床常见病症,许多疾病诸如百日咳,肺结核,肺心病,慢性咽炎等,中医辨证均可归为肝咳,是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扰而发玻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肝气郁结,气郁生痰,肝气犯肺引发的咳嗽

检查

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夺检查事项为好。

1.X线胸片检查,可发生由大量纤维组织和肺气肿所致的胸廓畸形、纵隔移位、膈肌下降、垂位心、垂柳状肺纹和胸膜增厚等种种不同影象。

2.胸部CT扫描

3.胸部MRI扫描,胸部CT,核磁共振成像等。

4.内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胸腔镜检查,纵隔镜检查。胸膜穿刺活检术等。

鉴别

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为胃咳;

咳呕胆汁,为胆咳;咳而遗溺,为膀胱咳;

咳而腹满,不欲饮食,为三焦咳;咳而遗矢,为大肠咳;

咳而矢气,为小肠咳;

咳而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者,为肝咳;

咳而右胁下隐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为脾咳;

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为肺咳;

咳而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中喉痹,为心咳。

并发症

由于内伤咳嗽,病情缠绵,一般患者会由于疾病的长期不愈而出现烦躁、焦虑等心情,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咳嗽原来就是因为肺气宣降失调而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利,更加重了肺气不利,使得咳嗽更加难愈。此外,由于久病心虚,长期的疾病导致脏腑阴气虚弱,因此,在健脾补肾等治疗方法的同时,可加暖肝、疏肝的药物,如吴茱萸,郁金等。

治疗

在五脏咳嗽中,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肝咳。因此,疏肝理气是治疗肝咳的重要方法。一般用疏肝理气、解郁化痰的药物效果比较理想,但是由于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因此治疗上,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外感咳嗽:祛邪之余重疏肝

外感咳嗽是由于气候突变或调摄失宜,外感从口鼻或皮毛入侵,使肺气被束,肺失肃降,气机不畅,加之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司,更加重肺气宣降的失调,加重咳嗽,甚至久咳不止,并伴有胸胁满闷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薄白(黄),脉弦。

治疗上,外感风热则辛凉解表,疏肝泻肺;外感风寒则辛温解表,温肺疏肝。

二、内伤咳嗽:调养脏腑加暖肝

内伤咳嗽一般是因为其他脏腑病情缠绵,久病体虚,累及肺腑,如脾虚湿盛的痰浊壅肺,肝阴不足引起的肝火犯肺,肾气虚弱的肾不纳气犯肺。

治疗上,治病求其本,应从其本脏治疗,不可一味见咳止咳。

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针对并存在发病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药物预防,主要对象包括:HIV感染者;与新诊断为传染性肺结核有密切接触史且结素试验阳性的幼儿。心情舒畅,按时睡眠,不要喝酒吸烟,生气肝火旺都是病症的原因,可以注射疫苗,改变生活节奏多运动一下,生活有规律。

相关疾病

咳嗽 疼痛 肺咳 胆咳 肝火犯肺 三焦咳 胁痛 喉痹 膀胱咳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